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F1:展示变化中的中国(体坛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高渊 戎霄

  谁说赢家只有一个?

  今天下午,一辆红色法拉利赛车率先冲过终点,巴里切罗获得F1大奖赛中国站冠军。此时,还有一个赢家同样快乐,那就是东道主。

  这几天,回响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巨大轰鸣声,记载了有着50多年历史的F1的首次中国之旅。用众多参赛的F1车手的话说,“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分站赛,令人兴奋和留恋”。

  不过,上海只是中国的缩影。全球数亿观众,通过F1赛事探近上海这个窗口,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变化。与此同时,F1所带来的种种关联效应,也通过上海这个圆心,向更广阔的区域辐射。

  眼光瞄向世博会:提升组织能力

  时针指向9月26日18时。刚才还喧闹万分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已经迅速安静下来。此时,距离F1中国站比赛落幕不到两个半小时。在这一小段时间里,将近14万名观众和1.2万辆汽车,全部安全有序地疏散完毕。

  这是上海近年来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型赛事,而其赛后观众疏散之迅速有序,出乎许多专家的预料。在F1赛事严密组织环节中,这是最细小,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仅仅在两年前,人们还很难想象F1这项全球最昂贵、组织最繁杂的运动,会在中国的某座城市落户。而现在,上海赛车场内的轰鸣声,让许多初次观赛的中国观众后悔没带耳塞。

  显然,这项全年电视观众达上百亿人次的超级赛事的来临,对一座城市来说,是一次超常规的挑战。

  让人称道的是,上海用不到3年时间建成了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综合功能最全的国际标准F1赛车场,并成功启动赛事的正常运行。在上海赛车场里,“中国特色”随处可见。比如,车队的休息区,被修成一座座漂亮的小屋。玻璃墙、小木桥,再配上一个小池塘,在喧哗中显出一种雍容雅致,很有些“亭台水榭”的意境。

  与此同时,F1中国大奖赛组委会在交通组织、医疗保障、赛事接待、新闻宣传、志愿者参与、大型开幕仪式、赛场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还包括开辟一条从赛场到华山医院的空中直升机救护航线。

  更令人关注的是,负责2010年世博会商业开发的上海世博集团,此次也参与了F1商标权开发。对此,世博集团明确表示,这是为世博会的商业运作积累经验,作前期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把F1中国站的组织工作,看作世博会的一次全面预演与练兵。

  有专家说,哪个国家能成功主办F1,就标志着该国的组织管理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而接下来,中国还将主办2008年奥运会与2010年世博会。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两项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充满信心。

  寻到一把“钥匙”:打开区域联动之门

  临近开赛,上海大部分中高档酒店已一房难求。一项调查表明,F1中国站期间,上海迎来的海外游客至少有5.5万人。就在此时,离上海仅一两个小时车程的苏州、无锡、嘉兴、杭州相机而动,当地不少酒店都早早打出了迎F1的旗号。

  有人说,这就是F1带来的区域关联效应。而这轮涟漪的中心,是坐落在上海嘉定区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它使得嘉定的交通建设至少提前了5年,新建的路网除了能在一小时内疏散完赛事车辆以外,更为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创造了机遇。

  不过,嘉定显然有更远大的目标。

  事实上,上海对于建设F1赛车场和申办F1大奖赛,从来就没有停留在举办体育比赛的层面上。申办之初,正是上海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之时:以上海市区为核心,分别在东、南、西、北形成不同的产业基地。

  在这个规划上,东部是浦东新区高科技、微电子产业,南部是金山石油化工产业,北部是宝山钢铁精品基地。而在西北的嘉定,则是集产、学、研、检测、展示、竞技、文化于一体的汽车城。

  显然,在这个产业布局新版图上,F1对上海的西北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至关重要。与此同时,F1赛事强大的辐射能力,对周边长三角地区也会产生带动作用。

  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认为,F1的影响至少有方圆300公里。从这个意义上说,F1其实是一把“钥匙”,人们力图用它打开的是布局调整和区域整合之门。

  代表中国承接F1:亮出中华品牌

  大约半年前,关于F1中国站比赛该不该容纳烟草广告,曾有过一番不小的议论。前天开赛,当观众走进赛车场时,发现场内最醒目处张贴的都是中国石化的广告。

  作为一个在全球500强中排名第54位的中国企业,中石化此次斥巨资成为F1中国站的冠名赞助商,引来的是全世界车迷的眼球,以及人们对中国大企业跃上世界顶尖体育赛事的惊讶。

  对此,F1管理公司的观点是:“举办F1赛事是中国打响自己品牌的机会。”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作为中国的品牌,不仅仅有中国的企业,还有中国的城市。

  近年来,上海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世界著名城市相比,“软件”上还有差距。眼下,上海正努力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朝“世界城市”的方向发展。同时,上海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吸收借鉴世界各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致力于提升市民的素质,塑造“上海精神”。

  一座世界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和旅游设施,更需要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级文化体育活动。现在的上海,正在创造一座世界级城市必须具有的独特氛围。而在上海背后,正是日新月异的中国。

  (本报上海9月26日电)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27日 第七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