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龙”与“做龙”(西域走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5:1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姚新民

  龙,本无此物,远古时中华民族穷尽了想象的一种神物。中国人喜龙、爱龙、好龙,传扬着许多美好的龙的传说,其中最令世人为之震撼的:中国人———龙的传人。

  进入21世纪,中国人爱龙、好龙之情倍增:不只是富裕了的老百姓佳节时可着劲儿地任龙飞随凤舞,学者、文人更是老典新用,把“龙”引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抑或萌生了经济学类的热门名词。譬如,凡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联动的大企业,就冠其“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作为行业成就的标志,也备受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理由是:一个好的龙头企业能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盘棋搞活,带动相关产业联动,使农工(民)生产的农产品真正进入市场,有销路、卖个好价钱。于是,各级领导把兴办龙头企业作为抓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于是,全社会也给予龙头企业更多青睐。

  龙头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它解决了农产品附加值低,“一吨不如一斤,一马车不如一麻袋的”问题,解决了农户一家一户奔市场难的问题,解决了农业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但现行龙头企业存在的弊端却也不容忽视:突出的是人们往往注重龙头企业这个“龙头”,而忽视了“龙头”与“龙身”(基地)和“龙尾”(农户)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以致出现“只见龙头昂,不见龙身动、龙尾摆”的看似热闹的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制糖业十分兴旺,可这甜蜜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打起了“摆子”:糖在市场上旺销时,农场、农工成了上帝,企业为交送甜菜的农工送饭、送水,好不热情。企业、农工实现双赢,皆大欢喜。市场疲软时,企业就拿出了川剧的绝活———“变脸”:农工辛勤劳作一年的产品,横挑鼻子竖挑眼,既扣杂、又降级降价,等待交售产品的车龙蜿蜒几里地,大打折扣的产品款也久拖不付。媒体曾报道农工一气之下,将装车的甜菜倒在地里也不交售给糖厂的现象。

  问题出在哪里?依笔者看,龙头企业和农场、农户是两张皮、两家人。“龙头”与“龙身”、“龙尾”分家,没有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当然称不上是一条完整的龙。结果是只看企业“龙头显威,不见龙身、龙尾发力,“见首不见尾”,“龙头”成了摆设、空架子,“龙”也就没有了“精、气、神”,命肯定长不了,当然,更成不了“神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现今的好龙者,好龙头企业者,当然不会像叶公那样虚伪,更不会像叶公那样愚笨,而是真心想办龙头企业,真心想让龙头企业带领千家万户奔市场、奔富裕。但是,若不想做昔日的叶太公,就不能只图龙的名和形,而要图龙的神,貌似神合。一条腾飞的“龙”,决不可“首”、“尾”不接,“身”、“首”异处。企业的运作也是如此,龙头企业既要作面向市场的最终赢家,更需要反哺于基础,也就是必先“强身壮体”,才能最终“昂首挺胸”,显龙首之威。办法当然有,那就是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真正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果如此,按市场经济法则组成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这条真龙,就会在市场艳阳高照时皆大欢喜,在市场阴雨绵绵时形影不离,共渡难关。

  愿我们的企业和社会各界真心好龙、好龙头企业,悟出“龙头”的真谛,在市场经济的航程中随波起、随风舞,破浪前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27日 第六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