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形象工程缘于“市场需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6:01 深圳商报

  建设部官员25日在此间披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宽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等,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一个5万人口的城市,却要修能容纳6万人的大广场的笑话。(《新京报》9.26)

  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严禁搞“形象工程”。然而各地的“形象工程”却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地方政府为何甘冒风险、屡闯禁区频频将一些耗资巨大的面子工程立项上马?笔者认为其最好的解释莫过于“市场需要”。当然这个市场不是经济范畴的市场,而是官员升迁的市场。

  长期以来,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老百姓的口碑和手中的选票,而是上级领导的决定或者任命。换言之,上级领导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才是他们仕途和前程的最有力的影响者。这种角色的颠倒是“形象工程”的贴切注脚。正是基于这一点,5万人口的城市才会出现6万人的广场,地方官员竞相兴建这样的工程不是为了群众方便,而是“秀”给领导看的。因为领导的一个有意或者无意的“好”字强过千万群众的唾沫星子。可以说,惟长官意志是瞻催生了众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也在无声无息吞噬着纳税人的钱财、吞噬着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

  其次,一些“形象工程”的上马是由少数掌权者决定的,一把手或主管领导权力过大导致“形象工程”大量涌现,而其他官员难以对其形成有效监督。

  “形象工程”不仅仅是官员个人的意识和素质问题,根源在于官员选拔体制。即使建设部制定出新的城镇指标评价管理体系,也解决不了形象工程问题,因为这个评价体系决定不了官员的升迁。要彻底根除“形象工程”,必须建立起“自下而上”的干部选拔体制,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选拔干部的唯一标准。如此一来,有哪位官员敢劳民伤财,拿自己的仕途作赌注,上马群众不赞成、不拥护、不满意的形象工程?

  作者:付毅飞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