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龙母祖庙:深厚精蕴 璀璨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8:37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龙母祖庙,谈到越来越多海内外龙的传人前来龙母祖庙寻根问祖这一独特的地方民俗民间文化现象时指出,龙母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她更加深厚精蕴、璀璨辉煌。

  时空透视

  保国安民 神威乃立

  龙母的形象、龙母的传说、纪念龙母的民间意识和仪式已经胶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牢固而庞大的龙母文化圈。这个文化圈遍布整个西江流域、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并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传播,形成对中原文化圈的一种文化辐射现象,成为中原龙文化的一个侧影。

  许多走近龙母的人很自然地问,龙母做了什么好事,历代皇帝要册封她,老百姓要纪念她?这其实是在考问所有的广东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给予龙母文化一个明确定位和评价?

  答案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龙母有功于国,施惠于民。

  不少专家指出,龙母其实应该是秦代岭南地区豢龙部落的首领,她的5个儿子其实是她管理的5个部落,她领导当时的部落成员为过往船只保驾护航,力拒强秦的暴政,风骨铮然。她又发动大家整治水患,造福西江两岸的百姓。这集中体现了龙母保国安民的情怀。

  龙母温柔慈爱而深明大义。她的祠堂里有龙床,有梳妆台,充满了生活气息。老百姓既敬她为神,又亲切地称她为“阿嬷”,把拜龙母称为“探阿嬷”。龙母文化更是一种母亲的文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亲切的。拜龙母其实是寻找一种认祖归宗的情怀。龙母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引导人们向善、向美,“永恒的女性引导人类上升”,龙母就是以这样一种整体形象赢得穿越时空的尊重与爱戴,正因为如此,龙母才会被历代册封,至今才会每年有数十万百姓来拜她。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所说,龙母文化以信仰龙母为核心,以宫庙建筑、雕刻、壁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故事、祭典、民俗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她更加深厚精蕴、璀璨辉煌!

  肇庆市十分珍视这一文化宝藏,正在大力宣传、挖掘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龙母文化,以便进一步丰富肇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肇庆的文化名市建设,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作出积极贡献。他们和南方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精品图书——肇庆人文丛书,其中第二本《母仪龙德》是迄今为止研究龙母文化最有力度的作品之一。他们还开辟了龙之旅,并把广东、广西的龙母庙连起来,使母亲的手和文化的手把两广旅游资源挽成了一个温馨的结。总之,通过打造龙母文化品牌,推动旅游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记者目击

  母仪龙德 四海朝宗

  从德庆放舟水行50公里便至悦城,这里是龙母传说流布的核心区域。

  城以“悦”为名,始于东晋,当时当地的龙母文化已经相当成熟,龙母信仰也广布人心,所以人们借用《诗经》中“彤管有炜,悦怿女美”的句子来赞美龙母,并以此来命名这座城市。每年的农历初一至初八,这里都会有一个堪称“四海朝宗”的盛会,十几万人会聚于西江之滨的秦龙母庙,共同纪念这位声名卓著的伟大女性,这样的仪式至今已经绵延了两千载。

  记者到悦城时正值龙母得道诞,龙母庙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四雕一塑艺术精髓

  记者走进这座被誉为岭南古建筑3颗明珠之一的德庆龙母祖庙。现在看到的龙母祖庙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行大修,集中两广建筑精英历时7年修成的,而祖庙最早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尚无历史文献可考,从现有的资料看,该庙从唐代开始就有重修的记载,在其后的1000多年里,共计修复过13次。历代建筑精华的积淀,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风格在祖庙内部几乎随处可见。

  庙祝霍建光介绍,龙母祖庙建筑艺术的精髓是“四雕一塑”。四雕指砖雕、石雕、木雕、灰雕,一塑指陶塑。

  山门的左右墙头上保留着两块艺术价值极高的砖雕,虽已破损,但精细的刀法,神情毕肖的人物,富于立体感的画面仍依稀可见。如今,能够达到这样水平的雕砖匠人已极难找到,龙母庙门的这两块砖雕可谓硕果仅存。山门檐口饰板上的木雕同样吸引人的目光,花鸟人物,形象生动,造型优美。香亭和山门的柱子全部采用蟠龙花岗石雕柱,柱上所雕之龙无不鳞甲毕具,口中的龙珠滚动自如却不能取出。透雕和深雕相结合的高超工艺,使柱上的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直欲驾云飞去。除了美观,柱雕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虫防蛀,柱础上刻的奇特花纹能够有效地防止虫蚁爬到梁柱等木质建材上为害。大殿殿脊上的陶塑,原有的已经因为年深日久而被风化,现在保留的石湾老艺人的作品,人物取材于《封神榜》和水浒108将,其艺术价值仍然值得称道。

  龙母祖庙由于历代增修重建,至有今日规模。这里不仅是四海群众参拜龙母的神圣场所,更可以称为一所艺术殿堂。除了四雕一塑荟萃一堂之外,还有岭南祠庙之冠的壁画保存,山门、大殿、西厢、妆楼、东裕堂一共有壁画200多幅,内容也是多姿多彩,有将相和的历史故事,也有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还有表现民间生活乐趣的听琴图、观弈图、渔女梳妆图等。

  恩荫亭立洪武御碑

  龙母祖庙的恩荫亭高7米多,双层八角,金色琉璃宝顶,黄色琉璃瓦盖顶,绿色琉璃瓦镶边,垂脊与角脊各置琉璃金龙,花岗岩石柱,大理石铺地,地台高出地面尺许。这是岭南罕见的屋面为盔顶形式的古建筑。亭内立洪武年间的御碑。

  两千年来龙母庙前人流不绝。而历代朝廷也出于对地方民间文化信仰的尊重和收敛民心的政策需要而纷纷赐封,到清末为止,龙母的“头衔”全称已经长达36个字:“程溪永安永宁永济夫人灵济崇福圣妃护国通天显德昭显溥佑广荫龙母水府元君”。清代秦世科在《重建龙母庙序》中提到:“自秦而汉,而晋,而唐宋元明,膺封数十朝,享祀二千载。”洪武御碑就是这种盛况的一个实证。

  山水形胜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龙母祖庙的选址和大体布局上得到清晰和高明的体现。以至于有人戏言,悦城龙母庙可以做中国风水学说的“样板”。祖庙位于西江西岸的珠山之上,相传龙母死后,乡亲们原本是将她葬于西江东岸,5龙子萦水回沙一夜之间把龙母的墓及周围的草木移到了东岸,这当然更可能是民间对江水改道自然现象的一种想象,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洚水、悦城河、杨柳水、西江水4水汇流于龙母庙门之前,江水相激却水波不兴,站在庙前的石牌楼前下望江面,只见江水齐向前方涌来,气势恢宏,有人专门用“灵水洄澜”4个字来概括这一景象。

  龙母庙有五龙山在其后,山势绵延起伏,向龙母庙靠拢,青旗山、黄旗山在其两侧,山势微微向前延伸,成合抱之形,而祖庙建筑本身从梳妆楼到大殿到天井和山门、广场,有意识地逐级递降,从整个走势来看,微微向西江倾斜,仿佛要和向前涌来的水互相呼应。有心人发现,五龙山之顶、云浮杨柳山之顶、牌坊的顶部和龙母庙主体建筑大殿顶端的葫芦口恰好构成了四点一线,同时又排列错落、高低有致,建筑本身的节奏和周围山川草木的韵律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更有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龙母祖庙之所以能够有效地躲避雷击,除了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因素之外,还有很大原因在于祖庙居高面南,周围有江水和大山拱卫,90%以上的雷电场已经被这样的环境自然消除。前辈先人对自然界草木山水的感悟在龙母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古代仪式至今保留

  记者来时正值龙母的得道诞,尽管与龙母的其他诞期相比,这应该属于一个小诞,但虔诚的群众络绎不绝。有不少人是从广西、港澳台等地赶来的。山门口有5龙头正喷出“龙水”,记者也见到不少老妪步履蹒跚仍要近前拜一拜、摸一摸龙头、洗一洗龙水,依次走过,神情肃穆。是什么力量让这些素不相识、遥隔四海的人汇聚到悦城龙母祖庙来呢?记者随机问了一个人,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我们是来探阿嬷,龙母娘娘是我们的阿嬷。”

  据悦城龙母文化专家蒋明智教授介绍,对龙母的纪念从来就是民间胜于官方,从每年五月初二起,各地都开展各种以“娱神”为名目的群众活动。除了跑旱龙、趁龙船墟、划龙舟等竞技项目之外,还有文艺表演,在龙母庙侧的东裕堂设坛演戏,平时戏船经过龙母庙都要献演贺寿戏3出,以答谢龙母的安澜之功。同时,还有燃花炮、抢头炮的习俗。这样的活动一般都是全民参与。古代仪式的许多部分到现在仍然有所保留,现在的祭祀典礼上常常还有舞狮舞龙表演,并举行民间捐款仪式。在这些仪式结束之后,更有各方信徒涌入庙中摸龙床、饮圣水、吃“金猪”、盖龙母金印,到西江放生鲤鱼,企求龙母的庇佑。

  龙母文化圈中的不少人,千百年来在生活习俗和道德评判等各个方面都深受龙母文化引导,形成以下几种民间心理积淀:不吃鲤鱼、爱青龙(即小青蛇)、适时斋戒、禁色禁淫。

  龙之旅凸显新魅力

  德庆龙母祖庙已经成为当地地方财政的一大聚宝盆。据有关人士介绍,每年龙母诞期以及其他自发的民间祭祀活动,光是门票收入已经非常可观。如果把龙母为当地带来的其他收益都计算入内,竟占了当地财政收入的70%之多,成为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龙母祖庙每年有好多次祭祀仪式,祭祀需要种种物品,这也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机会。德庆政府还把龙母祖庙和盘龙峡漂流、孔子学宫、三元塔几个景点串联起来,开发了一条“龙之旅”黄金旅游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忌讳的莫过于被人平白分一杯羹。德庆龙母祖庙的开发思路是否也如此呢?

  车进悦城龙母庙,记者第一眼便看到庙门口高高竖起的一个巨大的广告牌“龙母的故乡——广西藤县欢迎您”,鼓励游客在来过德庆龙母祖庙之后再去走一走龙母出生地。也许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当地对龙母文化的开发思路是敞开式的,龙之旅沿着西江走得更远了。

  今年的6月18日,广东德庆和广西藤县正式结成了友好城市,而在其间牵线的正是龙母文化。传说中的龙母是广西藤县人氏,被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沿着西江一路来到广东德庆,为这里的人民所收留,并在这里养育了自己的5龙子。龙母的人生轨迹本身就具有串起两广资源的象征意义。而这一点已经在两广许多龙母文化区域内得到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在许多地方争夺文化资源的时候,包括德庆在内的两广四市(广东肇庆、德庆、广西贺州、梧州)已经开始为资源整合,为把龙母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而集思广益,并推出“龙之旅”旅游线路。据介绍,有人建议沿西江推出肇庆-悦城-梧州-藤县-岑溪“寻根访祖龙母之旅”,再推出两条区域黄金旅游线路:肇庆-悦城-封开-梧州-贺州-桂林;肇庆-悦城-封开-梧州-藤县-岑溪-玉林-桂平,通过这样不断加强区域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然后共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旅游业发展态势。

  书记观点

  肇庆市委书记林雄:

  传承母仪龙德 弘扬民族精神

  记者:肇庆要建设文化名市,龙母文化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林雄:挖掘弘扬龙母文化,是肇庆文化名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龙母是有功于国的女中英杰,是有恩于民的良慈圣母,是美的化身,是善的代表,是力量的体现。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母仪龙德,体现的是龙母的风范、品格和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挖掘龙母文化的意义何在?

  林雄:传承龙母勤劳、善良、勇敢、智慧、慈爱、宽厚的美德,弘扬龙母正义、无私、奉献、乐善好施、为民造福的精神,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龙母热爱家乡,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龙的传人前来龙母祖庙寻根问祖,缅怀祖先,眷恋故乡的深厚感情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这种感情是世代相传的龙的传人的共同感情,是不可泯灭的。弘扬龙母精神和品格,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谈到这一独特的地方民俗民间文化现象时指出,这种文化以信仰龙母为核心,以宫庙建筑、雕刻、壁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故事、祭典、民俗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她更加深厚精蕴、璀璨辉煌!

  我们宣传挖掘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龙母文化,必将进一步丰富肇庆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必将进一步推动肇庆的文化名市建设,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作出积极贡献。

  记者:肇庆在弘扬龙母文化方面有何举措?

  林雄:我们和南方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精品图书肇庆人文丛书,其中第二本《母仪龙德》是迄今为止研究龙母文化最有力度的作品之一,该书日前首发,当日3000多本被读者抢购一空。目前,我们正在创作以龙母为题材的其他文艺作品,很快就会有成果。我们还将通过打造龙母文化品牌,推动旅游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专家说法

  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叶春生:

  岭南人是龙的传人

  根据现有的资料,龙母是秦朝生活在西江上游一个庞大的龙族支系的领袖。她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归纳起来:一是整治水患,过去西江流域水患频繁,由宋至清895年间竟发生过73次特大洪水。人们构造了龙母治水的许多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理愿望。二是仗义护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积德行善,为民消灾除祸。龙母文化是中原龙文化的一个侧影,龙母信仰说明岭南人不是“南蛮”,而是正宗的龙的传人,正是这一独特的理念使龙母具有无声的魅力,呼唤人们前来朝拜她。

  龙母文化因为和龙文化息息相关,所以一直处于封建国家的正祀地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封建国家试图利用民间信仰资源来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是龙母信仰所宣扬的孝道观念符合封建国家的社会伦理要求。所以龙母庙在宋代被赐额“孝通庙”。封建社会的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事父母,二是尊祖敬宗。能做到这两方面,就能穷通幽明,入乎佳境。龙母信仰还和中华龙图腾相关,历代皇帝都标榜自己是“真龙天子”,对龙母自然倍加厚爱。

  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

  龙母是人格化的神

  龙母和妈祖一样,都是恩格斯所说的人的力量外化的人格化的神,是真人的化身,又是神话了的人,人们对其祭祀崇拜,主要是企求她们所体现的正义助人、保安避灾的精神力量庇护,也是在日常生活遇到困境时的精神寄托。龙母是水神,是母性神,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水文化和本根文化意识。这一点是龙母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健康精神需求的结合点,是值得永远弘扬的,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大省建设时应该具体展开的项目。

  龙母传奇故事

  传说中的龙母姓温,周秦时人。她在广西藤县出生后,因遭受水灾,被放在木盆里沿西江一路漂至现在的悦城。长成大姑娘后的龙母心灵手巧,能耕能牧,尤善女红。她造方舟,提高当地居民的航运水平,所以南方的船又叫“掘尾龙”,渡江过海十分方便。她时常浣纱于程溪,有一日得一枚巨蛋,她生怕有人破坏这个五彩斑斓的奇物,所以天天抱着它睡觉,后来孵出了5条小龙,温氏从此被人称为龙母。在小龙长大之后,龙母又鼓励它们出大海,上长空,做出一番事业来。5龙子非常感激母亲的掬育之恩,常常回到家乡行云降雨,免除当地的旱灾。秦始皇自称祖龙,知道德庆有个龙母之后,便遣使来迎,想请她为自己去东海求仙丹护航,被拒绝后便强逼龙母上船沿西江上行,谁知神龙显灵,晚上还是将龙母护送回原处,如此往复4次,使者方才无奈作罢。后来西江发洪水,龙母带领乡亲们抗洪,在千钧一发的时候带头跳入水中,终于压服了洪水,龙母自己却再也没有回来。5龙子归来见母亲已亡,悲痛不已,萦浪聚沙成坟,化成5白衣秀士朝夕守制。秦始皇也随即赐“秦龙母墓”碑。这样,龙母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保护神,要过湍急的四江水口的船只,都要来参拜龙母,周围百姓若有大小烦难,也皆可来找龙母倾诉、祈祷。

  总策划:杨兴锋 李钟声

  撰文:本报记者 郑君 见习记者 王雨吟 通讯员 丰双太 谈细育

  摄影:本报记者 刘力勤

  图:

  石雕是龙母庙四大建筑瑰宝之一。

  每逢龙母得道诞,来自各地的群众会穿上古装进行纪念。

  龙母庙前的牌坊。这里每天吸引众多游人。

  砖雕是龙母庙的镇庙之宝。

  林雄(左)在龙母庙向有关单位送书。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