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党员都应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9:54 广州日报大洋网
党员都应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组图)
严书翰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员都应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组图)
戴焰军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专题文/图:

  本报记者 刘平清、蔺志强、刘彦广

  编者按:9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中央党校作了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今天,新华社又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文。

  曾庆红在中央党校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文件。《决定》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满了改革精神,反映了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方略。

  为了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决定》和全会文件,深刻领会《决定》的精神。9月25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北京中央党校,采访了曾目睹《决定》问世、参与《决定》修改的专家。今天我们推出了相关访谈的第一辑,明天我们继续刊出第二辑,敬请关注。

  16大闭幕后,严书翰教授参加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亲自担任组长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大理论课题的研究工作。据悉,《决定》是从去年12月底启动,经过数次大的修改才完成的。

  在《决定》颁布之时,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身兼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的著名专家。

  严书翰介绍说,《决定》共九大部分,包括三块内容,其中一至三部分是总论,主要论述的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等。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提出了一个“四位一体”的目标,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是个新的内容,我们过去的表述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现在新加了一个“和谐”,使这个目标更加全面。

  第二板块是四至八部分,这是《决定》的主体,分别论述的是我们党需要加强的五个执政能力。

  第三板块是最后的结论部分,内容就是要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呢?严书翰说,这可以从三方面理解,首先这是我们党应对各种挑战,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作出的战略决策。从国际上说,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发展仍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像大国之间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恐怖主义等,经济全球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能源诱发的问题比较多,这对我们作为执政党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从国内来说,市场经济的深化,信息社会、公民意识等,对我们执政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应对这些挑战。

  其次,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长期执政的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对我们党也是一种警醒,这些丧失执政党地位的,除了我们熟悉的东欧、苏联共产党外,像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了70多年,最后丧失了执政地位;还有像国民党长期在台湾地区执政,后来也丧失了执政地位。这些政党,虽然性质不一,但他们丧失执政党地位的原因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说思想理论僵化,驾驭经济能力不强,执政基础不牢,社会舆论失控,高度集中的权力发生的“病变”比如说腐败现象严重等。执政党执政是有规律可循的。执政党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这方面,我们要汲取这些丧失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执政党的教训。

  第三,这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需要。我们党在55年执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太适应的地方,一是执政本领上,一些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二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也存在一些弊端,部分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都影响了执政能力的发挥。

  从领导干部的“五种能力”到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党的领导干部要加强5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而在《决定》中提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5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十六大报告论述的五种能力,从对象来说,主要是针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而这次《决定》中提出的5个方面的能力,则是针对全党的,范围更广阔。此外,这五种能力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在《决定》中,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提法,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加强的执政能力,是个比较新的提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十六大论述全面小康社会中,有四个“更加”的提法,其中全面小康社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更加和谐的社会”。对此,严书翰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提法,既是对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内容的一个展开。

  今天为什么要强调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呢?严书翰说,这是中国社会进入到关键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目前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从国际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提升到3000美元这个阶段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可能出现两种前景,一种是正确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就会继续快速发展;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就会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经济倒退,像拉美一些国家就是这样。我们要避免“拉美陷阱”,就必须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制定的《决定》有哪些亮点?作为普通党员,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发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程赶往北京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焰军教授。

  制度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的统一

  记者:这次中央全会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有何意义?

  戴焰军:这次全会把加强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重中之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说明我们党对自身所处的方位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党建的历史来看,建国初期,面对全新的事业,我们党更多地强调的是干部的问题,干部要学经济、学管理等是党建的重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突出地提出了制度建设的问题,认识到党的建设不仅应抓好干部队伍,制度问题更关键。这一次提出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事实上是把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二者统一起来了。

  记者:《决定》中有许多新提法和新举措,作为从事党建研究多年的专家,您觉得其中最大的亮点在哪里?

  戴焰军:《决定》的亮点很多,比如《决定》把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作为我党55年来的主要执政经验之一,并把使我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令人耳目一新。这表明在党的执政方式建设方面的认识比过去更全面。

  在权力运作中运用民主的手段

  记者:如何把握民主执政的要求?

  戴焰军: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建设在这几年逐渐受到重视,也有了很多具体的行动,但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要坚持民主执政,还是第一次。民主执政,就是要在权力运作的过程中运用民主的手段。如在决策方面,在决策的途径、方法、程序、机制上,都要体现民主。因此,《决定》提出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记者:《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并对如何促进依法执政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应如何理解?

  戴焰军:依法执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遵从法律,更核心的是要把政党的执政理念和主张,通过合法的程序在代表公共权力的国家意志中体现出来。因此,要使这种意志体现得更充分,执政党的干部和党员就要带头依法办事,以维护国家意志的威严。党首先要依法行事,才能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并最终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加强。另一方面,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不能错误地理解为“依法治民”,而是要依法规范执政行为。

  认识规律的视野更加开阔

  记者:《决定》提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提法有何新意?

  戴焰军:执政能力的增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规律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就其所揭示的事物本质的不同深度来看,规律是有层次之分的。具体到执政规律这个主题上,就有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等不同的层次。只强调事物的共性,忽视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照搬别人的执政经验和执政模式是行不通的;同样,只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事物的共性,忽视了政党执政的普遍规律,也会给我们认识问题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来很大局限,会使我们无法正确借鉴许多人类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可贵经验,甚至偏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所以,我们说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能偏废的。

  关于执政规律的把握,我们提出得很早,江泽民同志就提出要努力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这几年中,我们的认识视野更为开阔,不是封闭在党内、国内,而是把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放在更广阔的范围之中,通过对各国执政党不同的执政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来深化对我党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

  《决定》总结的6条执政经验,也可以说是我党执政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其中有些方面的经验也是通过沉痛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执政规律是中性的、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借鉴所有政党的执政经验,结合我党自身的特殊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这是我们从整体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一种体现。

  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

  记者:执政能力建设首先涉及到如何用权的问题,作为普通党员会问,我又没有权力,没有执政的可能,是否不需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呢?

  戴焰军:对于普通党员来说,作为执政党中的一员,每位党员都有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责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普通党员通过选举党代表来代表自己行使权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是普通党员的代表。党管干部的原则本质上是党作为整体管干部,而不是具体的某位领导管干部。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必须体现在党的高度威信和有公信力上,而党在普通群众中的这种威信和影响又是通过每个党员的行动来实现的。普通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出现各种问题,将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党员在执行党员的责任,在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上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影响了普通党员参与执政的积极性。这就要加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的战斗力,发挥每个党员的作用,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有四个特点

  严书翰向记者勾画了和谐社会的四个特点。其一,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创造力活力的社会。和谐不是一团和气,仍然需要通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打破影响人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性障碍。其次,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我们现在讲人民内部矛盾和毛泽东当年讲的有很大不同,那时,人民内部矛盾是思想、政治上的矛盾,现在则是人民内部间不同的利益矛盾。各种利益群体的合法利益,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党要增强处理各种矛盾的本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第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现在单位的色彩越来越淡化,社区的职能日益加强,因此党必须适应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第四、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社会。“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应该是和谐社会的一大特点,广东等发达地区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