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访柳州中小学“读经风” 去糟粕传统美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12:55 新华网

  在古筝古乐的伴奏声中,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三百首》诵读;在琅琅读书声中,让青少年不知不觉接受孝敬父母、遵纪守法的道德规范……广西柳州市中小学校颂传统经典,做少年君子的活动,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专家认为,这一做法对目前正在强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启示。然而,如何确保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同时又避免传统中的糟粕扭曲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个古老的问题仍然需要教育界深入思考。

  诗词曲赋、传统美德在这里焕发生机

  记者近日来到柳州市雅儒小学、驾鹤小学、26中等中小学校进行采访。学校里,经常能听到古筝古琴等传统音乐伴奏声下诵读古诗的琅琅读书声,学生们在优雅的音乐声中摇头晃脑。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古典诗词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而且使情操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26中原属柳州市木材厂,学生主要来源是木材厂职工、农贸市场业主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企业改制,大批职工下岗,学校生源滑坡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升学率大幅度滑坡,生源大面积萎缩。2003年9月,学校在调研后认为,在经济转型时期,教书首先要育人,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有助于从长远上实现德育培养的目标。

  2004年2月以来,学校以《中小学必背古诗文》、《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老子》等古诗文中的优秀、经典篇目为主,以《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基础篇目,分级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领略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最初学校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着学生兴趣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把背诵古诗文当作自己的必修课,古典诗词甚至成为不少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

  26中不少学生是下岗工人、单亲家庭的子女,买六合彩、赌球一度是学生最热衷的事情。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后,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谈论的多是诗词曲赋。26中所在周边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在校园外见到26中及附小的学生,经常三五成群在吸烟、酗酒、打架斗殴。自从学校开展古诗诵读活动以来,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的少了,孝敬父母的多了,参加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学生多了。

  随着古典诗词、经典古籍逐渐深入柳州市中小学校,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传统教育思想也逐渐深入人心,学生和老师不仅在这一活动中得到提高,整个社会也日益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产生的深刻影响。

  驾鹤小学是柳州市最早开展四书五经和传统诗词诵读的学校。四年级学生陆小军长期与母亲不合,曾经发生母亲闯入教室痛骂陆小军,影响教学秩序的尴尬事件。在诵读《弟子规》后,陆小军把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作为自己对待母亲的自觉行动。陆小军的母亲说:现在孩子很懂得体贴我们大人的辛苦,连我都受到他的影响,每天晚上都要和他一块诵读《弟子规》。

  传统文化育人优势挑战僵化德育体制

  当前,举国上下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关注,传统文化能否助以一臂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年从事基础德育工作的教师、专家和学者们对传统经典入校园的做法表示肯定。

  运用四书五经进行教学的柳州市雅儒小学校长孙明桥说:雅为文明之意,儒为博学之思,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塑造行文雅、语言雅、学习雅、教育雅、教学雅的校园氛围,培养既雅且儒、品德高尚的学生。她认为,基础教育德育为先,这应该是中小学教师共同的教育理念。传统经典中的优秀成分,应该被广泛运用。

  由于国内目前仍然缺少这类教学辅导书籍,雅儒小学自行编定了《走进儒家文化》的特色教材。记者随手翻开这本教材,每一页上栏是《孟子》、《论语》、《荀子》中的经典名句及其释义。正文则用漫画的方式,将符合传统美德的言行举止,配用经典古文表述出来。简简单单的一页纸,容纳了包括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家诗》、《增广贤文》等诸多传统经典,不仅知识量大,而且内涵丰富。如重情义·礼为先一页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上栏,注明出处,进行解释;在主页中则用漫画和文字的方式,将杜环侍老的故事演绎给学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居于首要位置,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做好人,做真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传统经典中特别注重言行举止对孩子品德养成的作用,这就把扫天下远大抱负与扫一屋的些许小事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了双向互动。

  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陈雄章教授认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是,过于高深的标准脱离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内容的抽象影响青少年的理解;德育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性,其方向、内容、目标无法应对社会的激烈变迁;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无法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种重抽象的伦理说教,轻具体行为的指导,结果造成青少年道德价值的虚化和道德行为的社会化,道德能力上受到多重挑战。

  读经之外:善意的提醒

  传统经典入校园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即使是《弟子规》、《三字经》也存在着封建思想的糟粕,如何针对现实情况加以运用,这是中小学校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广西儒学学会副会长钱宗范教授说。

  钱宗范教授认为,传统德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内省、克己复礼,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在于恭谦礼让,其中蕴藏着愚忠思想、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纲常。这些思想在诗词曲赋中都有表现。如不加以辨识,有可能误导成长中的孩子。

  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吴民祥则认为,传统文化与小农经济基础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德治,统治者往往把道德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层面;现代社会强调的则是法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必须以法律为准则,传统文化中恰恰缺少法制方面的教育。

  吴民祥说:在诵读传统经典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让孩子更多地诵读现代法制经典,尤其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只有让孩子们既明白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又同时感受到来自法律社会的外在监督,良好的品行才有可能顺利形成。

  中山大学博士麦思杰认为,由于目前国内仍然缺少权威的传统经典教材,中小学校老师往往依据自己对传统经典的理解来编写辅导教材、特色教材,既有可能错失大量优秀篇章,也可能对传统经典的阐述出现偏颇。他说:如何尽快完善这一做法,值得教育界人士深入思考。(记者 刘水玉 何丰伦)(来源:半月谈/新华网)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