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滋味:月亮越来越朦胧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14:40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邱红杰) 无论是呼吁将中秋设为法定节日,还是大力复古中秋民俗,记忆里的中秋节也不会再回来了。 单就月饼而言,当五颜六色的月饼盒子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商场,浮上心头和味蕾的却是多年前那和月亮差不多大的月饼。家乡的小城里,做月饼的铺子就在路边,中秋临近时让一条街上都飘满烘烤的香味。不用吆喝,也不用广告,月饼就包在马粪纸里挂在自行车把上进了家家户户。看着纸包上渗出的油印子,孩子们的口水就在舌尖上打转。虽然和现在松软香甜的月饼相比,那时的月饼在个头和硬度上更像奥运会上的铁饼,但吃起来却也是兴味盎然。一口口咬下去,说不定就会有一大块核桃仁或冰糖闯进嘴里,中秋节的幸福就溶在那样的满口生香和脆响的咯嘣声里。 月饼越来越甜,越来越贵,越来越卫生,越来越好看,月亮却越来越朦胧。当中秋一天天临近,透过窗户看浑浊的空气里昏黄的月亮一天天变圆,所谓“皓月当空”也几乎成了奢侈的回忆。即便月朗星稀时,指着天空,还会有人讲嫦娥、桂树、吴刚的故事吗?阿姆斯特朗亲眼目睹过的环形山造成的阴影,还有那么多的诗意吗?季节流变,还会有人再用“天河南北,小孩不跟娘睡;天河东西,小孩跟娘挤挤”这样的歌谣来表达吗? 记忆里的中秋节不会回来,还在于那不是一个片断而是一个体系。月饼还可以再做成大饼,甚至还可以用陈年旧馅,但住在一条街上的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相互熟悉,见面时嘘寒问暖,节日里把酒言欢,那是过去中秋的环境。如今住在一个楼洞里都可能一句话也不说,看着别人提着一个月饼盒子,可能就会暗自揣测“谁送的”或“送给谁”,小小月饼的味道变得难言的复杂。 但怀旧热仍不可阻挡地悄然兴起,不少民俗传统得以不同形式地恢复。历史学者认为,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当人们为转瞬即逝的现象而眼花缭乱的时候,更期待从旧日风情中获得心理的慰藉。也有民俗学者认为,现实社会中民俗的张扬,表面似乎是怀旧,或传统的回归,实质上却是民族民众心中情感意愿、立场观念的展演,其内里往往蕴含着文化立场观念的转变和价值的重估。 记者家乡有正月里不能剃头的风俗,母亲是这一风俗的坚守者,因为民间认为剃头会把舅舅给妨死。前两年看到学者的考证才知道,这一风俗起源于清朝。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清代,反清人士在正月里以不剃头表示对前明的怀念。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方式的“思旧”,终于变成了“死舅”。如今满街的温州、广州发廊,让“死舅”的担心也渐渐地淡了。 民俗流变,难以琢磨,简单地复古,往往仅得形而忘意。在民俗学家的眼中,当今种种民俗运作,一方面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另一方面也沉渣泛起,重生弊端。 复古的种种努力,也反映着人们对中秋节的特殊情感。毕竟,中秋节永远是传统中最浪漫,最有诗情画意的节日。此时,可以和古人一样团圆赏月共话丰年,或月下独酌遥寄相思。此时,也不妨考虑今后日子新的过法,总之,浪漫是永恒的,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表达浪漫的方式也在变。 怀旧是不可避免的,但古老的节日总要有新的滋味,古老的节日也总是在新的滋味里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