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握先进文化方向 发展文化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8:49 南方日报

  【热门话题】

  话题缘起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受着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始终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提出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究竟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有何作用和意义,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我们特约有关专家解读。

  理论创新最具根本意义

  钟立功

  理论创新是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的前提

  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首要的任务是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今天中国所有创新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创新,也是当今我们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实际上,任何理论都是对事物在某一发展阶段中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任何事物的规律性都会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而更深刻地反映出来,需要我们去进行新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充实和发展传统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建国后50多年的风风雨雨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在理论上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我们就走弯路、受挫折;什么时候我们的理论创新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深化了,我们的事业就向前进。

  理论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还因为在理论的运用中,有一个根据实践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重新认识事物、发现新的结论的问题,哪怕这些论断曾经是我们多么熟悉、多么得心应手的,我们也应该对它有一个历史的、冷静的评价和处理——不断创新,让它表现出新的生命力。作为一个革命党,我们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了很多精辟的论断和答案,得到过很多具体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那个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作为一个执政党,尤其是一个在21世纪的国际环境下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我们必然会碰到很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重大问题,只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新的探索。虽然每一步的探索都是那么艰辛,然而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体现、民族的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创新为先进文化解开思想束缚、排除发展障碍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上,理论创新的推进,不仅有一个要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的问题,更有一个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排除障碍、解开思想束缚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在思想理论上,“自觉地把思想和认识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从意识形态领域到科技、教育、卫生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及时地进行理论创新,没有根据国内阶层构成的变化、经济活动方式的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在文化领域中形成新的理论指导,使我们的先进文化建设在观念、做法和体制上都受到了太多的束缚,使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而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通过理论的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何等的迫切。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发展先进文化:执政党的历史责任

  刘小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视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专题论述,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建党学说

  总的来看,这些新论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文化生活需求是人民群众高层次的需求,这些新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人民利益立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走向全面进步、全面发展,这些新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全面发展原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些新论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这些新论述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这些新论述,不仅凸显了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揭示了执政党作为上层建筑的主体对文化发展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这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建党学说;这些新论述,不仅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党的执政能力的论述的新发展,而且在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首次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党的执政能力的范畴,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从文化的具体内涵来看,这些新论述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能确保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理论研究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性质与方向。理论研究建设与党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理论上举什么旗,决定实践中走什么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才能确保党的先锋队性质与国家的民主共和国性质;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确保我们党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能否壮大的关键

  文化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体制改革与党的执政体制密切相关。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能否壮大的关键。只有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才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壮大文化事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社会舆论引导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

  社会舆论引导与党的执政环境、执政资源密切相关。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只有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引向兴旺发达;只有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大力拓展执政资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成功开辟道路。

  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风貌与形象

  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执政方略、执政方式密切相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才能优化我们党的执政方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呈现良好的道德风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改善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党和国家才能凝聚人心并具有良好的形象。

  教育科学事业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教育科学事业与党的执政基础密切相关。教育科学事业不仅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影响我们的公民素质,影响党、国家、民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只有大力推进科教兴国的事业和体育卫生事业,我们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才会有强大的执政基础,国家和民族才能走向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革除体制障碍发展文化生产力

  谢名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新认识。

  文化是作为与经济、政治相并列的社会三大形态之一而存在的,包括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高新技术、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体育健身、医疗卫生、旅游休闲等等各行各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业已成为我国改革发展节点上的关键枢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意义。

  从顺应制度创新的世界潮流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各国、各地区为了在竞争中把握主动,纷纷把创新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关键性因素认真谋划,下足功夫做好这篇大文章;为了通过制度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在创新思维,调整经济、文化的发展战略。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制度问题解决了,新制度产生了,才能一变百变、一通百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的真正强大才有坚实的基础。在“创新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改变理论储备不足,文化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就必须致力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转换和理性创造,就必须在文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上奋起开拓。

  从文化产业成为文化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当代人类正在掀起的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革命,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材料革命,以及以它们的有机结合为代表、以人类科学创新为标志的“科技综合体革命”,可以定位为历史上“第三次产业革命”。其显著标志是生产重心的转移,即人类社会生产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转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也即是文化经济时代。

  这要求适应和服务于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行变革;同样地,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也迫切要求深化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以适应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的客观现实。

  从文化产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精神产品消费对人类自身素质的提升作用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精神消费的提升作用表现在,一是精神生产方式与文化生活方式的互动发展,在正确的和积极的精神价值消费过程中,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和观念,感觉和情感都得到了改造。二是发展健康的文化消费是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大举措,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对人精神层面所产生的渗透力、提升力和引导力,使人们的知识力转化为道德力,从而形成循环互动,使德治成为治理国家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三是发展健康的文化消费,是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增强人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渠道,是人民从求生存到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健康的文化消费过程,是吸取知识营养和理性素养的过程,是升华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的过程,是锤炼强健体魄和自由个性的过程,这为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生产手段和精神境界,提供了可能和现实条件。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在反映人民呼声中实现舆论引导

  林盛根

  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能不能把宣传舆论工作抓在手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始终坚持把握好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作大局服务。

  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当今世界,宣传舆论直接影响、广泛改变着人们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在许多情况下,舆论宣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和斗争的强大武器。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深对党的宣传工作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在立场上坚定起来,在思想上成熟起来,在工作上主动起来,在作风上严谨起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舆论传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的舆论传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要求中实现引导。要坚持“五个有利于”,切实引导和把握舆论导向,即,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

  弘扬主旋律是舆论宣传的主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先进思想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正面宣传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应该是我们舆论宣传的主调。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牢固树立新闻的党性原则

  我们的报纸、电视、电台是党办的,是党的舆论喉舌,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我们新闻工作的生命线,要听党的指挥。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新闻作为党的宣传工具与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三贴近”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确实使舆论宣传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柯 森

  《决定》在阐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时,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这赋予了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以新的意义和底蕴。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是基于党的六条执政经验的具体阐述。《决定》历史性地全面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这些主要经验的核心实质上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改革与发展的精神。而要体现和继续丰富这些经验,就必须推动相关的改革与发展,创建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尤其要以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为支撑。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是落实加强党的五种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质量,最终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概括地说,能力建设是基于任务和目标而又通过主体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教育和科学是传承和发展文明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事业,不管是从能力建设的目的,还是从能力建设的手段或途径来讲,都是基本而重要的。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强调的“四个意识”,也是我们开拓创新,构建未来的基本方略和途径之一。党的执政经验和现实问题都表明,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重视提高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依法执政的法制意识和执政图治的忧患意识。时代在进步,党的执政意识也要与时俱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根据时代的特点实现必要的转变和更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既需要“硬力量”,同时更需要“软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教育和科学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又尤为突出。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有利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更新或完善。再者,教育和科学所具有的先导性也使之成为我们应对未来挑战,达到新的境界所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如果我们关注现状而期待未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既把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放到了优先的位置上,也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其一,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需要。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说到底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和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其二,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要面向全民族、全社会,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三,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领导,协调各方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把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解决实际困难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毕 德

  党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而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新世纪新阶段人们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决定》指出:“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论述为我们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具体来讲,在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新方法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力求生动活泼,切忌简单生硬和形式主义。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讲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老生常谈,空话套话连篇,绝对不会有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生动活泼,耐心细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做到生动活泼,还必须反对形式主义。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做法,不仅是自欺欺人,达不到思想教育的效果,而且严重损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贻害党的事业。

  二是多做实事,寓教育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道理,更要办实事,把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办实事的过程中贯彻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群众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群众利益无小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满腔热情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努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渠道。在新世纪新阶段,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上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国外敌对势力也在竭力利用它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少年。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出击,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针对不同特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要努力研究在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方面、不同阶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文化需求。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具有明显差别的不同群体,不同方面、不同阶层的群众有不同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思想认识、文化素质、心理特征,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加强针对性,才能提高有效性。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