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搞创新 观众签“生死状”迎飞刀(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2:18 新华网 | ||||||
今年黄金周七天长假,不少景点、娱乐场所都想尽办法“创新”,不约而同搞起了惊险吓人的刺激表演,遍地的惊吓表演不由让人担忧:表演者是否能够随便邀请观众参与?表演现场有无安全保障措施?万一出事谁来赔付治疗费?表演的惊险度有无标准?谁来监管? 镜头一 地点:娱乐城 项目:吃火、烧胳膊 观众:尖叫、呕吐 在佛山季华路一家新开张不久的大型娱乐城,晚上10时左右,舞台灯光明暗不定,一对男、女青年,身体涂抹得漆黑,各拿着一根棒子赤脚在台上快速巡场之后,“呼”棒子突然点起火来,两青年一边用嘴对着火棒向观众吹火,一边将流到身上的汽油满身涂抹,随后又把火棒往自己的腿上、手臂上滚动,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观众发出一阵阵尖叫声。现场很快就充满了汽油味,一些人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表演者仿佛受到了鼓励,情绪更加高涨,走向台边将火炬伸向观众的手臂,几个壮小伙直往后躲,台下滴下一片汽油,气味更加难闻。表演者于是收回火棒往自己的嘴里塞,尖叫声更大了,有人捂住鼻子往外跑,有人发出呕吐声。 镜头二 地点:某景点 项目:飞刀掷人 观众:受邀上台被吓坏 佛山南海区某大型人造景点,今年假日主题就是“惊险的绝技”。昨天是开幕的日子,首场演出有飞刀、赤脚走燃烧的铁板、胳膊穿钢针等节目。为了增加表演的参与性并让观众了解真实度,表演者不时邀请观众上台亲身体验。 在一场飞刀表演中,一名“勇士”观众上台做“肉标”,将四肢和头颅放在5个木砧板之间,表演者在几十米外对着“勇士”掷飞刀,第一刀飞到,“勇士”身体吓得猛抽一回,还好正中砧板,“勇士”松了口气。第二刀飞到,插在砧板的边缘,“勇士”吓得手发抖。眼看着第三刀要到了,赶紧把手缩回,第三刀飞过来,“勇士”吓得头耷拉下来。现场观众也随着刀来刀往尖叫声此起彼伏。 佛山市禅城区一个著名公园,昨天开始的大型节目表演也是“火龙”,大型钢圈上燃烧的“火龙”挥动,火花漫天飞舞起来,一名好奇的观众专门跑去看表演者的手,回来对记者说:“我很为他们的手担心,忍不住去瞧瞧。虽然他们可能会有保护的特殊办法,但手上还是有伤疤。” 问题: 惊险表演安全问题谁来管? 记者观察了一下这些表演现场,没有见到医生,也看不见安全防护设施。询问有关负责人,这些表演是否需要申报?是不是都能通过申请?景点的人说,通常会向有关部门申报登记,基本上没有不批准的情况发生。娱乐城则表示,表演是自己的营业项目之一,具体表演节目常常是临时定下来的,由于表演的人都是到处走穴的,很难提前确定表演日期,没法进行常规申报。 至于长假期间街头出现的很多表演,有些向当地有关部门申报了,但通常也只有简单的表演内容,不是每一个节目都要审查的,再说中途也可能临时插入一些节目。 既然申报和登记多数只是“走过场”,当然就没有一个专门的“惊险度标准”作为依据。作为主办单位来说,由于多年来组织“常规表演”比较多,通常不会出事。今年才开始“大量涉足”惊险表演,现场的安全措施是有的,但受伤事故的应急措施都还没有列入考虑范围。况且请医生到场做预备说不定还吓跑了观众,主办者认为还是不请为好。 旅行社: 游客欲参与先签“生死状” 南海区一家大型旅行社负责人谭先生说,他们带游客到景点,假如游客要参加危险项目,都要签“生死状”,说明是游客自己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游客应邀参与街头的或景点临时性的惊险表演,假如是导游带到现场的,通常导游会劝阻游客参与。劝阻不了的,万一出了事,也应该由游客自己和景点或表演团队负责。 观众: 有人放心有人想投诉 记者访问了现场观众,一些年轻观众表示,惊吓刺激的表演很来劲,上台试试那就更刺激。至于安全,相信既然表演者能走南闯北,技术肯定过硬,不会出乱子。 一些中年的观众则表示,他们不喜欢这种表演,有人当场就向娱乐城现场工作人员提出抗议了,而且还准备向消委会投诉。 专家: 监管无法规有关部门应重视 到底惊险到什么程度能被允许?万一出了事故谁来负责?有关部门均表示暂无规定。 佛山科技学院文学院一名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在法规和标准没有出台的情况下,至少协调各部门督促主办单位搞好安全配套。(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