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科学家讲北极的故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04: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听科学家讲北极的故事(组图)
北极冰山正在消融

  胡胜友

  周围是一片皑皑的雪地和冰山,一幢两层木质的小楼在不落的极地阳光里,显得格外肃穆庄严。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高挂在大门两旁的巨大的“中国结”耀眼夺目,两只汉白玉雄狮蹲在门口,虎虎生威……这就是今年落成的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7月28日,我国极地科学家、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研究室主任孙立广教授有幸见证了黄河站落成庆典的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9月17日下午,刚从北极科考归来的孙立广在他的实验室通过电脑视频为笔者展示了一幕幕迷人的北极风光,饶有兴趣地谈起了北极黄河站科考的件件趣事。

  追寻北极鸥

  孙教授是世界闻名的“挖鸟粪者”,在南极,孙教授从湖泊中沉积千年的企鹅粪与海豹毛中,研究南极生态变迁,在国际学术界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此次科考,孙立广和中国科大另外两个同行的主要任务是想通过分析北极海鸟粪便沉积层,探究全球环境变化的规律。

  但寻找鸟粪沉积层,绝非想象中那样容易。在国际上首创“企鹅考古法”的孙立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98年赴南极科考寻找企鹅粪土的艰难。他在南极生活100天,直到第97天才发现这“极地天书”。

  凡事预则立。到北极前,孙立广等人就对北极地区的鸟类进行了研究。22日抵达北极黄河站后,他就围绕着站区寻找、查看。28日黄河站落成那天,他就在黄河站400米远处,顺利地找到了海鸟、小湖泊和沉积物,在沉积物旁、海岸线不远处又发现了沉积物剖面,还幸运地找到了北极鸥的粪土沉积层。孙教授如获至宝,在随后的科考日子里,他追寻北极鸥,钻洞挖粪,提取几十厘米的粪土沉积层样本,从而为解读25亿年前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层中的“清明上河图”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带着来复枪考察

  “这次一到北极就有人辅导我们打枪,后来我们都考取了持枪资格证。”孙立广说,科考队员学射击并非为了打靶,而是防止北极熊的袭击。多次参加过南极、北极科考的谢周清教授说,相对于南极,北极更具有危险性,南极只有企鹅、海豚,而北极有凶猛的北极熊,对人的生命安全有威胁。虽然在野外遇到北极熊的几率并不是很大,但曾经发生过北极熊咬死人的事件,危险还是存在的,因此各国科考队员时刻都不敢放松警惕。在科考前,每一个科考队员都要按规定练习枪法,并取得持枪证。科考队员要到离站200米外的范围考察的话,都必须背着沉重的来复枪和对讲机,以防不测。

  “只有在你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才能对北极熊开枪,否则将接受有关部门的询问和调查,并受到10万克朗的处罚!”孙教授又补充强调了北极的规定。

  除了北极熊,这里还有北极狐、海豚、驯鹿等动物。在科考的日子里,队员们与动物相处得非常融洽。“我原以为狐狸很狡猾,没想到北极狐却很温顺!”孙教授回忆说,有一天,他坐在黄河站门口和谢周清聊天,一只小北极狐慢慢地跑到他们身边,最后干脆在他们之间的台阶上找了个空地方停下来。孙教授向它伸手,它没有躲开,安静地接受亲切的问候。后来,小狐狸和孙教授就熟悉了,一次它把孙教授采集的苔藓标本当成好吃的东西,过去抢了就跑,弄得孙教授哭笑不得。

  光荣“挂彩”

  在30多天的极地科考生活中,队员们尽管没有遇到凶猛的北极熊,但变幻莫测的北极,危险无处不在。虽是盛夏,但北极的气温只有1摄氏度左右,24小时处于极昼状态,即使是夜里12点,太阳也高挂在空中,科考队员每天只能睡上几个小时。

  睡不好,干活却不能耽误。孙立广和两个同事为搜集大气、海水样本和海鸟粪土,争分夺秒,履险而行。在野外科考的最后一天,3个人外出进行综合考察,必须要穿越黄河站附近的“大渡河”。这条河由巨大的冰盖融化成水而成,水虽不深但很湍急。有过多次科考经历的孙立广知道,冰水十分寒冷刺骨,于是找了一个窄一点的地方试图跳过去。他深吸一口气,纵身而起。“扑通”一声过后,他却趴在了地上,脚崴了,不能动弹。“幸好是最后一天,不然可就要耽误工作了!我的脚到现在还痛呢。”

  石狮抢风头

  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科学考察一行14人,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单位。

  坐落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北极著名的科考村,位于北纬78度55分22秒,东经11度56分07秒。先后有挪威、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8个国家在此建立了科考站。今年7月28日投入使用的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使用的房屋是由当地煤矿工人上个世纪40年代留下的一幢两层木质小楼改造而成的,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一应俱全。同其他国家的科考站一样,这里的后勤保障和管理由当地的“王湾”公司负责。

  7、8月份,是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天都有好几拨游轮带着很多外国游人来新奥尔松观光旅游,黄河站前游人如织,而蹲坐在黄河站门口的两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大石狮子更是游人眼里的“明星”。这两只高大威武的河北石狮子,是黄河站建站之际专门由国内搬运过去的,成为中国的形象和标志,每天都有一堆人围着它们合影留念。因此黄河站的门前总是最热闹,不像别的科考站那么冷清。

  从南极归来的孙立广教授曾把自己的日记整理成了《南极100天》。而这次北极野外科考任务比较繁重,晚上还要实验,回来后他和助手正忙着整理从北极带回的水、土、气、化石等标本。“现在没有时间写北极科考的故事,将来我会把南极、北极以及其他科考的故事整理成长篇的。不过———”孙立广有点无奈地说,“那可能是退休以后的事了。”

  (本文图片由孙立广摄。)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30日 第十四版)
听科学家讲北极的故事(组图)
驯鹿在北极夏日的阳光下徜徉

听科学家讲北极的故事(组图)
在北极海边采样

听科学家讲北极的故事(组图)
北极黄河站室内一角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