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场所缘何成火灾隐患“钉子户”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08:29 新华网 |
新华网广西频道9月30日电(蒋桂斌庞雨波)最近,记者对广西南宁市百域家饰、柳州市银兴商业城和飞鹅市场等一些长期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却难以整改的经营性场所进行了调查,发现法律不完善、隐患场所产权及使用权分散、牵涉就业与再就业等问题,是导致这些重大火灾隐患的经营性场所成为整改“钉子户”的主要原因。 以上三家隐患单位均属于当地大型商业场所,长期存在如大量使用可燃材料装修、电线质量不合格、消防通道被占用、缺乏整体防火导视疏散系统、防火卷帘门和自动防排烟设施不能使用等消防隐患。对此,消防部门曾多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至今,有的已经整改完毕,有的还没有。 为何这些重大消防隐患屡整难改,长期营业威胁公共安全呢?记者了解到,当前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存在以下“五难”。 ——法律法规不完善,联动执法难衔接。消防执法人员普遍反映,在与一些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整改“斗争”中,遭遇了两大法律掣肘和尴尬:一是《消防法》没有赋予消防对火灾隐患场所强制停业整顿的执法权;二是消防部门对隐患单位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停业整顿过程中,走完法律程序的时间太长,往往超过半年,而且经常出现与法院、政府各有关部门难以协调现象,所以整改久拖未决。 ——消防意识淡薄,不愿花钱整改。南宁市消防部门介绍,百域家饰过去整改难,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心理,业主们不愿投入。百域家饰所在大楼的最大业主方经理廖再华说,公司买下百域家饰后,着手进行了消防整改,工程约花费了250万元左右,占整个建筑成本的10-20%,以前的业主不愿整改主要是不愿支付这笔钱。此外,因为成本增加一倍,小个体工商户也不愿将铺面的木板吊顶更换成不燃材料, ——业主众多复杂,整改责权不明。许多大规模的商业场所、集贸市场、大型建筑物等,都是按照摊位、铺面、楼层等划分区域,进行产权出卖、使用权出租或转让等,其消防设施属所有产权人共有,委托物业公司管理。这些场所一旦因先天不足或管理不善出现重大火灾隐患时,各产权人、承租人、物业管理人员、住户等相互扯皮,整改资金、整改责任长期难以落实。如柳州银兴商业城里有商贸公司、娱乐城、乒乓球馆等十多家经营单位以及160多户居民,由于业主众多,在整改资金收取上意见不统一,责任不明确,导致多年未能彻底整改。 ——带来就业压力,整改欲进却止。柳州市飞鹅市场是政府为解决下岗、困难职工就业问题,利用老厂房搭建的简单市场,消防设施薄弱,用可燃材料分隔市场,占用消防通道尽可能多安排人员。尽管消防部门多年以前就已经发现了重大消防隐患,并依法责令其整改,但隐患单位一直未依法完成整改工作。直到2002年,市政府才痛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投入2000多万元,先把飞鹅市场的业主暂时搬迁到其他商场去,一年后彻底整改完毕,才让业主搬迁回来。 ——常规检查难落实,“老合格”又成“新隐患”。记者发现,一些“合格”消防设施成为暗藏的“定时炸弹”。一些单位的消防设施虽然通过了验收,但是因为不愿“出血”,往往省略了每年一次的规定检测,平时又麻痹大意,不自行检验这些设施是否能用,几年后一些设备有可能老化失灵,比如自动喷淋不能喷水、烟感报警器不能报警等,从而形成看不见的新隐患。南宁市消防支队永新区消防科科长施毅业说,由于我们的装备落后,平时检查主要靠观、闻、摸,而且一个城区消防人员才三四个人,县城才两个人,根本没有人力、物力管,如果单位不花钱请专业公司例行检测,隐患只会越来越严重。(完)(广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