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长春婚庆“高烧”的“病理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09:23 新华网

  打算在今年10月2日结婚的小张是省直某机关的干部,有稳定的收入和令人羡慕的工作,女友是他的同学,也在机关工作。许多同学和亲朋都认为,结婚前夕,他们一定很开心、高兴。可是小张道出的心里话让人大吃一惊,“这婚不结也罢!闹死人了!”瞧他的脸确实憔悴了许多,气话说说拉倒,婚还得结。

  十月游水冷暖自知

  “十一”长假快到了,今年最后一个结婚高峰就要来临了。在省城长春,许多婚庆公司忙着联系摄像、要车、扎花等业务,不少大饭店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每天都已订出两三拨婚宴。尽管9月春城早晚已有寒意,但这没挡住准新人们去拍外景婚纱照的脚步。他们还就婚礼择日、婚礼主持、摄影摄像、婚纱化妆、场地布置、婚车租赁、鲜花乐队、婚宴等在忙碌着,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说到底,就是为婚庆典礼办得体面。

  “这辛苦钱干点啥不好啊?”小张说,谁都知道,但没有办法,别人也是这样办的。“也想省点花,我们倒是想这样做,可娘家人不这样想,好像是我们穷不起似的,对人家姑娘有看法……说啥也得争这口气。”清华路一居民楼旁的几个老太太还在唠着,“谁不怕被人说闲话。”还有人气愤地说:“也不知从哪个墓地挖出那些规矩,一鼻子尸腐味,什么见面礼、过门礼、压箱礼、谢媒礼以及厨师礼、奏乐礼、帮工礼、修容礼等等名目繁多,少说也要上千元。当初‘破四旧’怎么不破一破这些没用的东西!”现在,手机、纯平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家庭影院以及首饰等高档商品成了结婚必备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服装、床上用品还有新房装修等等,一算又要几万元。婚宴少则十几桌,多则几十桌,这还没算上高级烟酒和小费。

  排场婚庆扰民伤财

  可能最叫人尴尬的事,就是在婚前通知人们到场参加婚宴。很少有人会空手来,按春城市价拿100元不算多,电话通知婚礼无异于当面要钱。有的人平时和自己没有什么接触,尽管是同事,给不给人家打这个电话呢?想到婚礼上人来得少没面子,这电话只好打。许多人一个月就赶上几个婚礼,随礼就好几百元,真是不小的额外负担。

  有人形容排场婚庆是一种瘟疫,说它浪费财富、扰民,还有传染性。每到周六、周日,只要在长春街头瞧上几眼,就能看到有豪华的婚礼车队浩浩荡荡地出行。有的把一米来高的钢管礼炮都搬到新房楼下,一字排开放炮。有的还嫌不够劲,弄来烟花爆竹做节目,谁都知道这违反城市管理有关规定,可是没人管。说句实话,在婚宴上恐怕没人会吃好饭,震耳欲聋的音响让人吃不进饭,说句话都费劲。在记者最近参加的4次婚礼中,发现没有一桌婚宴菜饭被食用过半,听说剩下的都拿去喂猪了。真正让人“震惊”的是主持人“不凡的语言”、“粗俗的行为”、“无聊的吹捧”……市面上听不到的“脏话”在他们嘴里也自由出入。以前,老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集体婚礼及素婚等结婚方式并未被春城市民所普遍采纳。许多人认为,结婚在人生中一般只有一次,不求太讲排场,也不可委屈自己,要留个美好的回忆。

  婚庆引出的“麻烦”

  风光的婚庆使一部分新人所属的两个家庭关系不和睦:婆家拿了多少钱,娘家拿了多少钱,你家出的钱那么少,凭啥让我家拿那么多!这也使新的小家和旧的大家加剧着经济冲突。总而言之,开销过巨放大了家族间的矛盾。

  沉重的婚庆消费显然不是青年男女自身能力能承受得了的。除部分来自亲朋好友的“人情摊派”外,其中很大一部分费用要靠双方父母负担。做父母的生怕寒酸,只好强颜欢笑拿出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有的还无奈地去东挪西借,难怪有人说“娶个媳妇,穷了爹娘”。儿子花了父母的钱也认为是天经地义。父母能拿出钱来还过得去,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孩子觉得没面子,闹腾闹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想“退烧”还得用药

  结婚消费大幅度升级,固然是受陈规陋习的影响,但攀比风产生的效果更直接,不仅增添了群众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有的婚后债台高筑,家庭不和,有的因挣钱还债心切而误入歧途。

  对于哪些药能有效地“退烧”,有专家分析说,当前,基层党组织出面教育引导是最好的办法。有的地方在纪检部门参与下,领导干部已开始保证不大操大办子女婚事,就是好的开端。对于超大规模婚庆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对当事者中的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说明危害,无论事先和事后的引导教育都会对豪华婚庆起到“退烧”的作用。(记者吕瑞东)(来源:吉林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