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旗渠精神展:精神是干出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19:4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 题:精神是干出来的

  新华社记者朱玉

  想当年,林县农民在太行山上愚公移山式地开挖那条他们梦中的河流时,最开始肯定不会预想和设计这条渠挖完后将总结出什么精神,他们只想水。所谓的红旗渠精神,是纯朴的人们在天有绝人之境的恶劣环境下,咬紧牙关,一块石头一身汗地积累出来,是干出来的。

  在人们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后,回头望望,发现身后除了这条堪称奇迹的天河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那就是红旗渠的精神了。

  缺什么想什么,但凡缺水的地方,地名或人名必然多与水有关。宁夏西海固,那个苦甲天下,比沙漠降水多不了多少的地方,一堆地名都寄予着人们对水的渴望:喊叫水、下流水……林县也不例外,那个地方人名中有江字的多。

  张买江,56岁的林县农民。1960年,红旗渠开挖,他的父亲上了渠。

  没有几天,父亲就牺牲在了渠上,张买江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林县有个重活儿,别的地方罕见——取水,这个往日是男人承担的重活,落在了张买江母亲的身上。这个女人一次去10公里外的池塘里取水,实际上是抢水,人多拥挤,一下子把这个妇道人家挤落池塘。母亲穿着一身湿棉衣,扛着空桶进家就把张买江往出赶:“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

  张买江自此开始了长达9年征战红旗渠的战斗。他说,一天抬石头,一天和泥,一天担水,大家轮换。

  我们心疼这个当年才13岁的人:“你那么小,偷偷懒吧!”他说:“那不中,大家都要出力,偷懒的人没饭吃。”

  张买江们是被水治怕了。他告诉我们一个细节。在过去的林县,有土地的人家不算富,有水井的人家才算真富。为了保住井里那点可怜的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林县很多人家把井口砌成了扁形,自家的桶也是扁的——只有自己的桶才能伸进自家的井,别人的圆口桶只能望井兴叹。不但如此,井上还被横七竖八地加上了各种障碍——水呀,水!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县全境98.5万亩土地,只有1.24万亩水浇地,多少年,干渴难耐的林县早就憋着一口闷气了!这口气,加上人的一股劲,合成了一股几十年后依然不染尘土的红旗渠精神。

  那不是个物质充裕的年代,尽管知道红旗渠的耗资巨大,但国家给不了林县人太多的补偿。十年建渠,总投资7000多万元,国家的投资只占15%左右,其余均为林县自筹。

  甚至,那不是能吃饱肚子的年代,红旗渠精神展中一把把野菜告诉我们,人民是用这样的东西果腹,在石头崖上开出了一条悬空之河,他们是以最少的能量消耗,创造了最伟大的奇迹。难道,这还不是精神吗?不值得后人立定后肃然起敬吗?

  儿时的记忆往往总会淡去,但只留下一个个色彩饱满的片段。红旗渠就是一个,它留在那个时代人脑子里的,是一渠清水,和渠边招展的红旗。

  红旗渠精神展的意义是,让红旗在后人脑海中继续飘扬,让一出门就能买到汉堡包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前人有着多么不容易的日子,又有着多少不屈的意志。

  永恒就意味着不会过时。我们期望这种精神在后人的行动中重现。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