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太空船一号”成功返航(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00:43 京华时报
  作者: 新华社记者 凌朔来源:
“太空船一号”成功返航(图)
  悬挂着“太空船一号”飞行器的“白色骑士”号———全球第一艘民间载人飞船9月2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莫哈韦沙漠成功到达太空后顺利返回地面,为角逐安萨里X大奖(以下称“X奖金”)迈出了成功的一步。“X奖金”是民间为激励商业性太空旅行而设的。角逐“X奖金”“太空船一号”首飞成功

  “X奖金”总额1000万美元,不及“太空船一号”基础研发资金的一半;但撇开金钱的诱惑,“太空船一号”追逐的是私人太空旅行的梦想,或许不需多少时日,“太空船一号”将成为太空旅游产业的鼻祖载体。

  与今年6月21日首次飞行相似,“太空船一号”触及大气层外的太空世界仅数分钟。“太空船一号”飞行员是现年62岁的南非裔美国人迈克·梅尔韦尔。他也是今年6月“太空船一号”首航的飞行员。

  “白色骑士”起飞时,“太空船一号”紧挂在“骑士”的“腹部”,随后不久,开始与机腹脱离,并依靠两根悬索悬在“骑士”的后下方。

  当地时间8时9分,当“太空船一号”高度上升到1.4万米至1.5万米时,梅尔韦尔按计划按下点火按钮,“太空船一号”自带的火箭发动机随即启动,飞行器与“骑士”彻底分离,并以基本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大气层飞去。

  由美国有鳞合成物公司设计的“太空船一号”随后依靠自身动力助推了大约80秒钟,在这一阶段保持失重状态,当速度达到3马赫时发动机自动关闭。此后,这架飞行器借助于惯性继续向大气层攀升,继而飞出大气层,飞向预定相距地面100公里的高度。飞行员谈飞行意外提前11秒关闭引擎

  当天,数千名观众从地面仰首遥望,直至“白色骑士”变成一枚小白点,继而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范围外。“太空船一号”飞离地面88分钟后,又重新返回莫哈韦沙漠,并于当地时间9月29日8时34分(北京时间9月29日23时34分)安全降落在起飞机场。

  太空船停稳后,飞行员梅尔韦尔站在这个“飞行小怪物”的顶部,高举双手,竖起拇指。

  落地后,梅尔韦尔一脸轻松。他对媒体承认说,飞行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小“变数”。“现在想来,真是有趣,”梅尔韦尔在落地后几分钟对媒体记者说,“我当时惊诧了,我从来没有像刚才那样转了那么多圈。但随后我便想起该怎样操作,最终我胜利了。”

  梅尔韦尔说,当飞行器穿出地球大气层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了指定高度,于是便提前关闭引擎,进入返回地面操作。那一刻,比计划中的返回时间提前了11秒钟。

  太空船落地后5小时,X奖金基金会的裁判委员会做出初步判定说,“太空船一号”当天已经抵达距地101.25公里的外太空。大奖志在必得10月4日再上太空

  安萨里X大奖由达拉斯的安萨里家族于8年前设立,专为鼓励商业性载人航天飞行,以开拓太空旅游业,其要求是飞行器在两周或者更短时间内两次飞行至100公里以外的太空。此外,飞行器必须至少有3个座位,其中包括一个或两个飞行员驾驶座。

  显然,这些条件是未来太空旅游的必备要求。奖项组织者说,随着太空科技的飞速进步,太空旅游时代也即将到来。太空飞行“不再是例如美国航天局NASA这样的政府机构的专利”。

  X奖金基金会提出这一奖项是在8年前,其设想灵感来自1927年美国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的一次飞行壮举。当时,他单枪匹马驾驶一架“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飞行33个半小时,首次完成人类史上从纽约到巴黎的横跨大西洋飞行,成为世界航空史上划时代的英雄人物。

  除9月29日的这次飞行外,“太空船一号”还计划于今年10月4日进行第二次飞行,地点同样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此外,为了满足“X奖金”关于乘客的需要,在9月29日的飞行中,虽没有携带乘客上天,但两个乘客座位上却捆绑上了同等重量的重物。

  “X奖金”的角逐者除了“太空船一号”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其他公司的私人飞行器。

  当天有一些观众已经在太空私人旅游公司内登记注册,并为游太空交纳了1000美元的预付款。当天的飞行被各大媒体评价为民间太空观光时代的起点。新华社记者凌朔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