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大腕”表态之后:传统要不要向“流行”叫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20:3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记者 沈路涛)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赫赫有名的“流行大腕”刘欢在谈到舞台艺术时,说过一句话:传统戏曲不要与“流行音乐”较劲。乍一听是这么个理,面对流行大众的文化,传统势必处于守势,又能如何叫得了劲?然而记者日前遇到著名的黄梅戏演员吴琼,一聊起这个话题,吴琼却来个语出惊人:传统要向“流行”叫板,不由人不反思这个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话题。

  只要看看工体数万人的火爆,再扭过头来瞧瞧长安大戏院的冷静,传统和流行较量,其中的答案不言而喻。而且,流行的受众主体是清一色的年轻人,而传统戏曲的观众呢,连吴琼这样腕级的戏曲演员,面对舞台下尽是花白头发,内心也会生出些许悲凉。

  对于守望传统艺术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如果没有“叫板”的勇气,却自甘沉沦,像传统戏曲有数百种之多,有的一年也演出不了几场,必然会与观众越行越远,走进博物馆也就不足为怪。正是存在着忧患意识,传统必须向“流行”叫板。许多传统艺术工作者正是有不服输的精神,没有放弃,依然坚守这块芳草地,我们今天才看到传统艺术的五光十色。

  其实,这些年也不乏传统叫板成功的范例。像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今年中法文化年的欧洲大获成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女子十二乐坊的崛起更是一个奇迹,在流行音乐领域,民乐其实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昆曲虽然已经被宣布为亟待抢救的联合国非物质遗产的头牌,但白先勇带来的青春版《牡丹亭》,风靡七艺节之后,不日将进京参加国际音乐节,市场响应程度也不亚于流行音乐。

  换一个角度,看看当下流行音乐或者影视剧,也在不断地向传统寻借题材。一些国家和地方因为自身传统的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虎视眈眈,想方设法寻找题材进行开发,传统资源的流失成为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像吴琼,目前身兼黄梅戏和流行音乐两大领域,她觉得搞流行音乐时,戏曲给了她取之不尽的资源。目前她正打算推出全新的个人专辑,核心的题材就源自《天仙配》。

  当然,传统叫板流行,不应该像一些地方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不能成为一些地方“政绩文化”,假借保护非物质遗产之名,行高搭政绩之实,更不能像有些地方,举办名目繁多的文化节、艺术节,费用和门票走的是摊派,搞得怨声载道。传统叫板流行,必须让市场说话。当年传统的生存环境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因为它属于野花一朵,有较为广泛的流行,才得以流传至今。今天,只有当传统努力去适应市场,在保持传统的要素下不断创新,不断借助现代的手法,适应现代的口味,而不是永远停留在故纸堆,才能吸引年轻的观众。

  传统和流行,没有绝对的输赢,因为今天流行,明天就可能成为传统;今天属于传统,或许明天还会再度流行。只要有叫板流行的勇气,只要走叫板流行的规则,传统在守望中必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至少不会全部走进博物馆、走出记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