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临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村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11:30 新华网 |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4日电(许群夏海微)国庆长假,又逢旅游高峰。以“森林中的城市”著称的临安市游人如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黄金周来旅游度假的城里人不再留恋城市里的豪华宾馆,而是纷纷一头扎到乡间的农家乐,过起休闲优雅,返朴归真的假日。 浙江临安地处浙西北天目山麓,东邻杭州,西接黄山,是钱塘江与太湖两大水系的源头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74.9%,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素有“大树之冠数天目,吴越之尊当钱王”的美誉和中国竹子之乡、山核桃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称谓。从2001年开始至今,临安市依托其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大力推进以农家乐为重点的现代观光、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业,开发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园。这一“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不仅使得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得以享受久违的田园风光,让心灵回归大自然;而且也给临安的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不出家门就可以致富,使“农家乐”真正做到了“乐农家”。 走近临安西天目村,看到的是一幢幢很气派的乡村小别墅。其中一幢叫云龙竹苑的复合式三层小楼,墙上贴着的白色瓷砖在阳光里闪闪发亮。门前一个宽广的水泥平坝,有三五个小孩在奔跑着,嬉戏玩耍。院落旁几只黑色羽翼的本地鸡在泥地里啄食。院落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散发着浓厚的农家气息。 院子的主人叫张云龙。几年前,他还是一位跑长途的司机,在异地他乡漂泊,每年挣为数不多的几个钱,养活在家务农的妻子和读书的儿子。老张告诉记者:是政府的政策给了我实惠。去年,乡政府专门召集村民开会,向他们宣传市里开办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思路和优惠政策。老张的心为之一动:家里的房子太老了,早就琢磨着要砌新房子了,若把新房子建成农家乐园,不是一举两得吗? 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张云龙动用了毕生积蓄的20多万元钱,全部投入到云龙竹苑的建设中去。今年6月云龙竹苑正式开业,共有床位30张,客人包吃包住,每张床位每天才35元。饭菜是妻子亲手做的,都是地道的农家菜,客人还可以品尝到最正宗的天目本鸡、天目笋干、天目茶叶等。打扫卫生啊,安排食宿啊,都是老俩口自己来完成的。在开业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纯盈利已达一万多元。来这里住的人最多的时候,客厅都挤不下呐!老张骄傲地告诉记者。 在云龙竹苑,记者看到,有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客厅作画。老张的妻子介绍说,这些都是来自杭州、上海的退休教师,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了。据同行的旅游局同志介绍,在这里入住的客人以老年人为多,以江、浙、沪、皖等地的游客为主。旁边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他是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会员,9月初,俱乐部里他们这个组的53个会员全来了,分别入住到不同的农户家,吃吃农家菜,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认识认识新朋友,真是蛮好的。而且来这里旅游度假价钱实惠啊,我们都花销得起。老人笑着说。 如今,临安农村像老张这样私人开旅馆、办农家乐园的已不在少数。据悉,前几天临安举办第三届中国森林博览会,有18个生态旅游村同时推出万名游客进千家农户的活动。仅西天目村就有15户人家像张云龙这样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园,占这个村30户人家的一半。 西天目村是临安最早开展农家乐的村庄,由于这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植被保护,夏天这里的最高气温不超过32度。因此一到夏天,村里的农家乐园就住满了来自上海、杭州等地避暑的老人。西天目村的村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按照张云龙的说法就是: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还可以在自己家里享受天伦之乐 临安作为一个山区县(市),过去是杭州市的一个穷地方,山多人多地少,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都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使当地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历届县(市)委县(市)政府都从实际出发,靠山吃山,大念山海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民在门前院后种竹种树种果木,并注意保护好山林,保护好水源。 在政府的倡导下,临安的竹笋经济、茶叶经济、山核桃经济等特色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食用笋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号称江南第一菜竹园。另外,围绕山绿民富境美目标,以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发展绿色产品为重点,以特色高效益商品林基地、茶叶、蚕桑、高山蔬菜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八大绿色亿元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县建设工程也不断推进,取得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可喜局面,被国家列为全国首批农业开发示范市(县)和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农民群众也由此逐步致富。2003年,临安实现农业总产值18.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14.3亿元,农民平均年收入5951元。 为了保护好环境,临安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了印染、化工等污染行业,大力扶持清洁型的绿色工业,形成了电缆通信、轻纺服装、生物医药、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安生态保护的效益日益显现。在3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坐落着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峰峦竞秀,古木参天,石林叠浪,碧波如镜,环境十分优雅,被人们称作森林中的城市,吸引着长三角周边的人们纷纷上这儿来度周末和旅游休假。 临安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把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钱王祠(陵)以及太湖文化等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发出浙西大峡谷、火山大石谷、瑞晶石花洞、浙西天滩、冰川石寨、天龙八瀑、石长城、大明山、天目山、玲珑山、西径山、清凉峰、太湖源、白水涧、青山湖、柳溪江、神龙川等数十个自然和人文景点,这在全国县级市也是不多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了临安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临安已成为全国的旅游大市,2003年,接待游客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在以旅游业为先导,以商贸为重点,房地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依托的发展战略带动下,临安的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快速协调发展,200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2.78亿元,财政收入8亿元,这样一个小小的山区市,连续两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三次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在旅游业日益兴旺的情况下,许多风景区的农民也加入了这个行业。他们腾出自家的客厅办饭店,自家的卧室当客房,接待前来旅游的游客。特别是今夏闹电荒,许多杭州、上海等地的市民忍受不了缺电的烦恼,纷纷到清凉世界天目山来避暑度假,使西天目村自发出现了多个农家乐乐园,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自然的生态旅游村。临安市有关部门就抓住这个典型,因势利导,在全市范围推广天目村的做法,还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以及相关规范制度,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旅游生态村的建设。市委书记王坚说,发动农民一起办旅游,不仅可以缓解旅游设施之不足,创新一种魅力无穷的农家乐旅游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农民兄弟共享生态保护的成果,不出家门就可增收致富。前些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限制了农民发展许多涉及污染的产业,农民兄弟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如今,临安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这些好处也不能拉下农民兄弟。 农民办旅游,旅游富农民。“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已成为临安农村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许多农民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同时,还丰富了临安旅游的内涵,形成了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地处大明山风景旅游区的里仁村村主任章强国告诉记者,过去这个村农民主要靠砍柴和打山核桃为生,生活很贫苦,许多劳动力被迫外出打工。如今,发展生态旅游村,农民都富了起来。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2000万元。其中以旅馆饭店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了1/3以上,全村400多个劳动力都得到安置。据统计,截至2004年9月,临安市共有18个村庄、300余户农户家庭达到临安市的农家乐标准,可同时接待3000多名游客。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4.5元。 临安市市长方建生欣喜地评价说,从“庭院经济”到“农业生态旅游村”建设,浓缩了临安农民从解决温饱到奔小康的全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