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破解国资流失难题还须配套体制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5日00:52 红网

  9月29日,《人民日报》刊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的文章,其中提到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持明确反对的态度,因为管理层收购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而目前许多条件还不具备、不成熟。但文章同时又强调,目前的国企改革仍须继续。这,似乎可视为国资委对近期“郎顾”之争的回应吧?

  10月2日,《南方都市报》2版刊发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秦晖(他是较早抨击国资流失问题的学者之一)的《》一文。秦文也许有为民企“原罪”开脱之嫌,但是这篇文章的确十分精彩。该文章不但视角独特,通俗易懂,而且击中了国资流失问题的要害:“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源主要在“卖”而不在“买”,在官不在商,在“国”不在“民”。国资流失根在权力失范,有“原罪”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

  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国资流失,监管者难辞其咎,甚至是最该挨板子的。然而一段时间来,围绕“郎顾之争”,经济学家虽然也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争论甚至争吵和谩骂(如,有的学者说郎是“狗拿耗子”等),但是在笔者看过的文章中,无论是“挺郎派”,还是“反郎派”,似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话到嘴边留半句”、欲言又止的现象。而秦晖教授的这篇文章,多少地挠到了国资流失真正的“痒”处——权力失范。

  但权力失范的问题,又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一个事实是,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体制改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专家、学者曾经提出,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若无相应的体制改革的推行,则一方面既难以解决好市场经济发展所暴露出来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由于体制改革的滞后,反过来会阻碍市场经济本身的健康发展。这个道理,这些专家学者并非不懂,而是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敢说出来,又或者认为说出来也是枉然和白说,甚至还可能因此而惹来上头的不满。或许正因如此,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社会学家,话到关键之处,便环顾左右而言他了。

  对于政治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时事评论员石齐平先生曾有精彩论述。他认为,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改革通常会使社会产生4个“乱象”,即物价上涨,失业严重,贫富差距和滋生腐败。而要克服这些“乱象”,则必须有一套跟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相配套的、相适应的体制改革,这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这些体制改革又跟市场经济的4种“乱象”的治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用来对付物价;而对付失业和贫富问题,不能光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同时要有社会体制的改革;而对付最后一个腐败问题,就不仅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同时还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还明确指出,政治改革本身既是一个价值、一个目标,但它同时还是服务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而这个手段又恰恰是中国持续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不可或缺的。

  那么,回过头来看,在我们的国企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由“官商交易”、“官商勾结”而导致的严重的国资流失问题,它就不仅仅是个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即权力失范的问题。或者简单地说,这里面有严重的权力腐败问题。然要解决好这诸多问题,仅靠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手段,显然已经无法完全达到目的,还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改革,进一步规范权力的行使,使权力得到有力的约束和限制。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保证和防止国资流失的根本手段之一。

  从中共十六大四中全会释放出来的信息来看,体制改革有了不断加速的迹象。其实,体制改革并非洪水猛兽。而且正如石齐平先生所言,政治改革不单是一个价值、一个目标,它更是服务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如此观之,尽快启动体制改革,就更显得刻不容缓了。(稿源:红网)(作者:默客)(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