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粗放用地转向集约用地: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5日11:27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0月5日电(记者 孙彬、徐寿松)

  面对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江苏省苏州、江阴和上海等地,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中心,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了工业、农业、商业和生活区的布局,而且节约了大量耕地,使长三角经济发展跨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长三角一些地方在用地上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江苏省每年用地总量达几十万亩,且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工业用地增长迅速,但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粗放利用现象严重。一些地方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搞“大马路”“大广场”,使原本十分紧张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合理不合理,集约不集约,事关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陶培荣说,集约利用土地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基本国策的关键措施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环节。针对土地利用中的不正常现象,江苏省国土资源部门推行土地制度创新,集约利用土地的途径逐步拓宽。

  陶培荣说,江苏省国土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坚持“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由行政划拨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土地利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工业、农业、商业和生活区的布局,从而节约了大量耕地,使经济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之路。

  集约用地的前提是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起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引导机制,同时积极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践表明,实行土地收购储备,有利于增强政府稳定和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苏州、江阴等地对土地利用率先提出了“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控制性指标,要求省级以上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实际投入不低于5亿美元,乡镇工业区每平方公里实际投入不低于3亿美元,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上海市最近也正式推出了《上海产业用地指南》,用5项用地评估标准严把工业建设用地审批关。这表明,上海对开发区的整治已由事后“门户清理”提升到事前“标准遴选”。《指南》设置了建筑容量率、投资强度、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5项指标,作为产业用地的评估标准。

  目前《指南》已在上海松江、嘉定、青浦等区进行了评估试点,收效良好。今后,上海各区县将按照上述5项标准进行工业建设用地项目的审批。市经委工业区管理处处长周强说,《指南》的及时推出是顺应中央宏观调控之举,是在工业领域落实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的出台被普遍认为有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此外,江苏还积极倡导“三集中”用地,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三集中”用地,即除道路等工程外,“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小区集中、农业向生态园区集中”。如淮安市盱眙县,对原先设立的各类园区进行了资源整合,全县集中力量共建一个园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优先进园区。这样做,既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又提升了园区建设水平,改善了投资环境。江阴市确立了“工作在园区、居住在镇区、生活在社区”的现代农村新模式,已有6个镇率先建成了“无村镇”,其中新桥镇在1999年就开始实施这一方案,节约土地2925亩。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