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战太行”到“美太行”(呼唤红旗渠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6日06: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曲昌荣 刘维涛

  说起红旗渠给林州带来的变化,林州人会给你讲这样一句话:“60年代‘十万大军战太行’,80年代‘十万大军出太行’,90年代‘十万大军富太行’。”“再加一句‘十万大军美太行’吧!”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红旗渠精神展》上,欣赏着一条“人工天河”悬挂于重山绝壁间的林州美景,71岁的赵化老人喜不自禁。赵化是大型纪录影片《红旗渠》最早的拍摄者之一,从1960年开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对红旗渠建设跟踪拍摄了10年,赵化也见证了林州的巨变。“当年那里可是‘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现在你看,满眼都是绿!”“美太行”的资金来自于“出太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建过红旗渠的大批能工巧匠走出太行山,奔赴全国各地搞建筑业,形成了“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强大阵容。现在林州人银行存款余额的70%来自建筑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于建筑业。《红旗渠精神展》开幕以来,每天都有近百名林州籍建筑工人来这里感受家乡的荣耀。目前林州在北京的建筑工人已经达到2万多人。林州建筑工程三公司总经理李林安1982年就来到北京,“修建红旗渠给林州留下了大批能工巧匠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更重要的是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使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林州建筑人始终不忘红旗渠精神。“每周的安全教育课上,我们都请当年修建过红旗渠的老一辈给年轻人讲红旗渠精神。它可是我们的魂!”展厅中,林州建筑工程三公司副总经理秦保义做起了林州建筑的宣传员,“北京亚运村、北京西站、国家图书馆、中国大剧院都有我们的工程。一说起是当年修红旗渠地方出来的队伍,人家就特别信任我们。我们要求员工,谁都不能砸了这块牌子!”“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这“五子登科”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林州建筑业的形象概括。而建筑业取得的成就只是林州发展的一个缩影。

  2003年的林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90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2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南省各县(市)第12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连续23年居河南省各县(市)之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吧!”林州籍的国家博物馆退休职工张树金面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叹不已。确实,从“战太行”到“美太行”,林州人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转变。

  《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06日 第二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