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商揭穿保健品促销歪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7日09:15 齐鲁晚报

  本报10月6日讯(通讯员 孙志云 谢广华 记者 桑海波)黄金周期间,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保健品走亲访友,有关保健品的投诉也呈上升趋势。近日,济南市市中工商分局发布消费警示,购买保健品谨防五大类陷阱。

  陷阱一:伪造科学理论

  一些保健品厂商先抛出一个个根本不存在的“科学理论”,比如驱铅保健品市场上不同时期流行的“维生素能驱铅”、“高钙能驱铅”、“牛奶能驱铅”、“蚕茧能驱铅”……,并推出由此“理论”产生的保健品。这些理论大多没有依据,更缺乏实验证明。

  陷阱二:攀亲科学技术

  有的保健品厂商乐衷与最新科技“攀亲”,抬高自己产品身价。这种手法的特点就是当今科技界最流行什么“新鲜”技术或名词,商家就标榜其保健品是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某种声称是用纳米技术生产的保健品,在其上市前的生产和报批阶段,纳米技术根本还没有成熟,所以该厂商根本不可能使用“先进的纳米技术”。

  陷阱三:披上义诊外衣

  有一些保健品厂商,用经济手段拉拢一些医务人员或成立“某某研究会”等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民间组织,满街去开展其所谓“公益”的“免费检测”、“义诊”,然后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同时夸大其产品功效,让消费者觉得如果想健康,必须使用他们的产品。有关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有些所谓的免费检测仅仅是抽取血样后就断定是出现问题,根本就是欺骗消费者。有些“医生”根本就是无证行医,其推销的保健品多数也是未经许可的产品。

  陷阱四:制造恐慌气氛

  有些保健品商家利用报告、“专家”讲话、制造虚假调查数据等形式,将缺少某些元素的形势和程度渲染得极为严重。如曾有种宣传宣称“如果中国孩子现在不大力驱铅,将来会比外国孩子的智商低10”。这些宣传让家长在担忧中乖乖掏钱。

  陷阱五:哄人对号入座

  很多保健品在宣传炒作中往往列出十几条症状,如“抵抗力下降、吃饭不香、腹痛、贫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样一来,家长自然能给自己的孩子“对”上几条。这些广告的表述极不科学,其实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并非一定是商家所说的病因所致。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