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由北大拒访想到“特色”国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03:09 人民网

  联响

  国庆假期出游归来,上网一览,发现世界还是一如既往地祥和安定,一周内没有太多的重大新闻发生。勉强算得上热点,也被几家网站列入了新闻排行榜前几位的,是“北大拒绝游客参观事件”引发的一场讨论。

  先是10月5日的《京华时报》报道说,国庆期间,来自河北的李女士领着外甥女来到北京大学,想让孩子感受高等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谁知却被校门口的保安以她们不是北大师生为由拒之门外。北大限制游客入内参观的理由是出于安全考虑。

  于是,就北大该不该向民众开放,《南方都市报》、《每日新报》、新浪网等众多媒体纷纷参与了这场讨论。

  既是讨论,自然见仁见智。有知名的学者以“国外大学实行的办法”为证,主张“大学开放,同时不要简单地把这当成让不让人进来玩一玩的事情,应当在深层次上考虑,要有周全的筹划”。但马上有反对者说,假如北大校园整天游人如织,人声鼎沸,那学生的权利谁来保护?他们又怎能安心读书呢?北大开放校门“是强人所难,只强调了游客的权利,而忽视了北大的现实情况,忽视了北大以及师生的承受能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当然,就像在许多出现纷争的场合最后所能看到的那样,也少不了对两方面主张都有所兼顾、看上去全面得无懈可击的意见,如“开放的好处自不待言,既缓解了旅游景点的紧张,又满足了人们对于科学、文化、人文精神的景仰之情,是无需投资就有良好社会效益,利国利民的好事;另一方面,校方拒绝游人进校也言之有理,学校确实不是公园”云云。持此观点的人士们,虽然我最终也没有看出他们的立场到底是倾向于开还是闭、抑或“适度”关闭,但陈述的一番理由中有一点倒不约而同,那就是“国情特殊”。

  特殊在哪里呢?我猜想,无非是我们这里人口巨大,校门一开,游客如潮;再加上人民生活还没有普遍富裕,群众整体素质并不太高,校园内要保持以往整洁的环境不太容易;要是混杂些社会上鸡鸣鼠盗的宵小之辈进来,这治安问题也让人头疼。总之,与国外一些地方的大学想开放就开放的情况,是比不了的。但就像先前有人士指出的,在大学校门是否向社会开放的问题上,并不存在什么“国际通行惯例”,也无须依循惯例。倡导开放者,倡导的乃是高等学府应努力尽到传播文明和人文风尚的社会责任,而不要沿袭固步自封、自命清高的保守观念和风气。打开校门,也不是不论客观条件和情况地一味照搬国外做法,更不是仿游园规则“让人们进来玩一玩”。所以,“国情特殊”论于此并无太多的说服效力。

  关于北大校门到底该不该向社会开放的讨论,本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说头。开放有之,限于自身条件或情况而不开放,也有之。但从中,似乎依稀可以看到时下不少聪明媒体热衷的所谓争鸣的底子。有一些见仁见智的事情,开始时可以争论得沸反盈天,到了最后,戴上一个“国情特殊”的帽子,就可以统统地一言以蔽之、在论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了。而借着这顶帽子,本来许多可以努力一试的事情,也就有了气壮如牛的搁置理由。

  《华东新闻》 (2004年10月08日 第一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