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运筹 污水处理率一年翻番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03:12 成都日报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成都市三座新建污水处理厂通水特别报道(一) 本报记者 高纪开 李麦 成都,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自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营建都江堰滋养天府之国以来,成都人世代善待水、善治水。今天,成都人又续写了一个治水奇迹: 2003年9月8日,成都市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我市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由此拉开大幕。此前,第二污水处理厂于当年7月开建。三个新厂日处理污水规模为50万立方米。 2004年8月,三厂、四厂建成试运行;9月,二厂试运行。三个厂的建设工期,比计划提前了3个月。至此,我市污水日处理规模可由40万立方米提高到90万立方米,污水收集率由40%提高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由36%提高到82%。 一年建成!这样的速度,全国罕见。一年翻番!这样的污水处理能力,大大超过国家对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率50%的要求,在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由中下水平一跃而居一流。 按常规的投资和建设方式,新建我市这三座污水处理厂至少需要5年。奇迹的背后,奥妙何在? 理念是金。奥妙在于经营的理念、创新的机制、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等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考察调研,充分肯定工程建设管理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模式。 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还清水于民打造最佳人居环境 三座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是四川省、成都市在西部大开发中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抉择。 2002年,省委、省政府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四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根治岷江、沱江水污染,2005年前还两江清水于民。 成都作为省会和地处两江流域的特大中心城市,向省委、省政府郑重表示,要在流域治污中起好带头作用,2004年底前完成主要整治任务,使流出成都的岷江水在丰水期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治理流域内河道水体污染,成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的一项重要任务。于是,继府南河综合整治及其延伸段整治、沙河综合整治之后,成都市又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治水工程———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2年10月10日,时任市长的李春城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批准了《成都市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和实施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及融资方案》。 根据总体规划,不仅将改造二环路以内246条街道的雨污水管网(总长约490公里)并同步进行道路整治,彻底整治三环路以内的50条河道(总长290.4公里),对7171户雨污合流排水单元进行雨污分流改造,还将新建污水日处理规模为30万立方米的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日处理规模均为10万立方米的市第三、第四污水处理厂。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一庞大治水工程的深意在于,促进成都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最优创业环境,改善长江上游和岷江流域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机制创新市场运作 两年办十年事10亿撬动60亿 新增50万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概算投资在10亿元以上;仅建设三厂、四厂,投资就高达3.4亿元。而中心城水环境整治整个工程总投资预计需要60亿元,将在2至3年内完成。 投资巨,时间短。市委、市政府的应对之策是:用经营的理念,用创新的机制,用市场的办法。 根据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的决定,成都市兴蓉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蓉投公司)于2002年12月19日挂牌成立,作为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投融资主体,通过资本运作和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进行项目融资及管理。公司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不承担任何行政管理职能,打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下公用设施由政府包揽的形式,市场化运作模式走上了前台。 据市有关部门测算,新建三座污水处理厂,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法,政府不仅要承担建厂的全部投资,还要承担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营,以目前我市财力,至少5年才能完成;再加上筹集管网建设所需资金,时间将更长。整个水环境整治工程如果靠财政拨款,完成要10年时间。 蓉投公司董事长谭建明说:“政府只注入10亿元资本金,再加上特许的20年污水处理收费权。我们通过资本运作,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两年就可完成60亿元的项目,还清水于民。” 政府的精巧运筹与市场的灵巧魔杖珠联璧合,演绎了现代治水奇功。 对此蓉投人深有感触:三座新污水处理厂的神速建成,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巧破资金瓶颈的战略眼光和精巧构思。 本报记者张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