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岚清音乐笔谈》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04:0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岚清音乐笔谈》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下)(图)
  问:您在《自序》中谈到,为了写这本书,您在多年前就已开始收集和积累资料,并陆续作了写作笔记。据我们所知,您当时已经为计划中的著作拟定了《李岚清音乐笔记》的名称,您2000年在《马勒〈大地之歌〉研究》一书中发表的题为《一位用中国唐诗作曲的欧洲音乐大师———马勒》的文章,就选自您的《音乐笔记》手稿。但您现在使用的书名是《李岚清音乐笔谈》,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诚如您所说,我在1997年打算写作这本书时,的确是选用了《李岚清音乐笔记》这个书名,后来之所以作了改变,主要是因为现在这部书稿的内容和写作风格,与我最初计划写作时比,有了较大的拓展。从内容上说,除了介绍50位音乐家、选介他们的作品外,增加了一些有感而发的随笔性的篇章,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与读者谈谈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音乐与人生、音乐与个人修养,甚至音乐与培养和塑造民族精神等有关问题,这可以增进读者对音乐的认识与理解。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书中的“札记”中。并且考虑到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进行音乐的普及,因此我特别希望能够通俗易懂,与读者之间有较为亲切的交流,使读者有一种近乎在听作者谈话的感觉。由于这样的一些变化,我认为叫“笔谈”比叫“笔记”可能更贴切一些。

  宋代有一位大学问家沈括,他写了一部书叫《梦溪笔谈》,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见解独到,给人以多种多样的知识和启示。我希望我的这本书以笔谈形式,能使读者在音乐方面得到更多的东西。

  用“笔谈”,还有一个考虑是,当今我国的知识分子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在进行国际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的交流时,能增加一些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交流,一定能够在感情上拉近彼此的距离,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效果。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作为一个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如果能掌握本书的内容,那么当我们同欧、美国家的朋友们“谈”他们的音乐时,我想是够用了。这也是我用“笔谈”的另一层含义,也可以说是此“谈”为彼“谈”的用意。

  最后的一个原因是,近两三年内,陆续有多部取名为“音乐笔记”的音乐类书籍出版,我想我这本书在内容及形式上,也应该与这些书有所区别。

  问: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您从少年时代就对音乐感兴趣,为什么后来没有学音乐呢?

  答:对音乐感兴趣和做一个音乐家是两回事。就我的体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天赋,二是兴趣,三是勤奋,四是环境,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对后三条,我想不会有异议。说到“天赋”,可能有人会怀疑“天赋”是否存在?我认为“天赋”是客观存在的,这不是唯心主义。例如,学声乐首先就要有良好声带这个先天条件。人的脑结构也不一样,有人左脑比较发达,有人右脑比较发达,有人学问不大,但口才好,有人学问很大,但不擅表达,有人学问又大,口才又好,等等。这些都不完全是后天的,而有先天的因素,这就是“天赋”。我对音乐有兴趣,也曾写过音乐作品如《蓓蕾之歌》,但不具备其他条件。实践证明,不管你学什么,做什么,音乐都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和修养,培养高尚情操,激发灵感,增强创意思维能力,对做好本职工作都有帮助。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08日 第八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