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把老天捅个“窟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08:31 浙江在线

  最近30年来,臭氧减少似乎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环境灾难。特别自上个世纪80年代南极出现臭氧洞以来,几乎全人类都对臭氧层的变化投以极大的关注。

  臭氧是氧的一种形式。臭氧层是环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层中很薄的一层,主要分布在离地20至30千米高度。但就是这一层薄薄的气体却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侵害;同时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造成重要影响。

  然而近30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并出现了一个范围相当于美国本土面积的臭氧含量异常稀少的区域,人们称之为“臭氧洞”。

  科学家通过卫星探测等手段进一步证实,人类普遍使用的防冻剂、隔热剂和制冷剂以及工业排放物中含氯和溴的化合物,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这些化合物(如氟利昂)由于性质稳定,在对流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能与它们产生反应的物质,其生命期长达70~160年,在大气中不断积累,最后将一直上升到平流层,在紫外线的光解作用下对臭氧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可以使原本性质稳定的臭氧分解为氧气,而其本身并不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这一机制不被其他过程干扰,就会使臭氧层很快被破坏。1个氯原子,经过数个月的催化反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分子消失。而溴原子对臭氧的破坏力比氯原子还要厉害。

  科学家认为,随着氯和溴在平流层中的不断积累,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气臭氧含量仍将继续减少。臭氧减少将使更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除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外,还给农作物和水生物带来不利影响,并改变地球大气的辐射状况而涉及气候变化。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赵小兰 蔡啸晓 王燕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