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激进女性”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成为获此殊荣第十位女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08:45 南方日报

  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女士7日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瑞典文学院在公布这一评选结果时,附上了授予她这一荣誉的原因:“她用音乐般的表达,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中陈规旧俗的荒谬以及这种枷锁对人施加的压力。”

  关注妇女

  耶利内克获此殊荣,从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她的作品在欧洲颇具影响,在不少国家都受到普遍欢迎,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她的著作情有独钟。而她在文笔和格式上又不拘一格,散文、诗歌、小说、剧作、影视脚本等文体都曾在她笔下诞生。

  此外,耶利内克本人还有“激进女性”之称,因为她的许多作品都以强烈批评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著称。在她发表的抒情诗、散文、剧本、广播剧以及电影剧本里,她所描写内容大多数都是妇女如何被毁掉的故事。

  瑞典文学院在描述耶利内克的作品内容时说,她的文章常以妇女为主题,而最终都以妇女无能为力为悲剧结尾。在她笔下,“妇女无助的形象栩栩如生,被她绘成了一个个立体图案。”

  得意之作

  耶利内克最得意之作莫过于1988年撰写的小说《钢琴教师》。2001年,这部小说被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改编为同名电影,一举拿获多项国际大奖。

  与耶利内克的系列小说类似,《钢琴教师》反映的依旧是一名生活受难的女性。在她笔下,维也纳音乐学院一位钢琴女教师由于性观念的另类、病态,终于毁灭了自己。

  影片不是展现病态的情色,也不是张扬性少数派、新女性主义的权力观。冷漠、孤僻,甚至残酷的女教师,因为嫉妒而把锋利的碎玻璃放入女学生的大衣口袋,从而毁掉一个钢琴天才。她对恋人的爱,转变成了强烈的虐待。

  存在争议

  耶利内克的作品自有其可爱之处,她的小说《乐趣》和《遗孤》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但在众人捧读之时,也有人对她心存争议。由于她总是无情批评自己的同胞并有着强烈的女权主义观点,她的作品在奥地利一直不受重视。1996年奥地利甚至禁止上演她写的剧本。

  耶利内克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米尔茨楚施拉格,21岁时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文学集子《莉萨·沙滕》,随即引起反响。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她参加了当时横贯欧洲的学生运动,她的文风也发生剧变,讽刺挖苦的语言逐渐频繁,尖锐刻薄之辞也时常出现。当时,她汇集内心的不满情绪创作了讽刺小说《我们是骗子,宝贝!》。

  随后,她又先后创作了《情欲》、《女情人们》、《钢琴教师》、《精彩、精彩时代》等文学作品,笔锋逐渐定格向女性话题,风格也慢慢固化。在欧洲,她的读者大有人在,而批评者也比比皆是。

  特别是在奥地利,文学界关于耶利内克的争议不在少数。由于她的作品时常抨击奥地利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风俗,致使许多人对她的著作不屑一顾。

  多产多奖

  对于一名作家,或许没有什么会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感骄傲;但对于一名作品未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作者来说,获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阅读他的作品。

  事实上,此前,耶利内克已经获得了不少国际文学界的大奖,其中以德国为最。因为那里有她的最大读者群。1986年,为了表彰她对德语文学的贡献,耶利内克获得了联邦德国以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命名的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1998年,德国语言文学学院又授予她德国最重大的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

  在她文学创作30余年间,耶利内克著有各类作品近50部,其中英语作品4部,法语作品9部,其余均用德语创作。在此期间,她荣获大小奖项21个。

  凌朔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图:

  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女士。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