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阿波丸沉船:“北京人”头盖骨的最新线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08:19 人民网

  阿波丸沉船:“北京人”头盖骨的最新线索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李杨)尽管遭到很多圈内人士的置疑,但李树喜还是坚信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号沉船上。他说:“这并非推测,而是有根据的。”

  这个追踪、研究阿波丸号沉船整整22载的学者近日向记者透露,他将于明年,也就是阿波丸号沉没60年之际,公布他所掌握的最原始资料。而这些已经发黄、发暗、油印、变脆的纸张,将揭开“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据史料记载,阿波丸号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远洋油轮,船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4月1日午夜时分,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令李树喜坚信“北京人”头盖骨就在这艘沉船上的直接理由,是一份美国交给中国方面的资料。李树喜说,1996年,他在整理资料时突然发现了从未见过的内容,其中有这样一层意思:当年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沉没的阿波丸号上。

  据了解,1977年,中国曾对阿波丸号沉船进行过一次初步打捞。“由于当时潜水技术的限制,只发现了3000吨锡锭和一些其他东西,并未找到‘北京人头盖骨。”李树喜说,但那次打捞找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的家藏小官印和圆砚。这是阿波丸可能装载“北京人”的有力旁证。

  据李树喜介绍,“2005年将再次打捞阿波丸号沉船,一家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组建的打捞公司已经雏形初具。与交通部门进行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也在进行中。”对明年实施的打捞计划,李树喜似乎已有相当的把握。他透露,此前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专家学者曾就打捞阿波丸号沉船一事“上书”中央政府,得到的答复是“应予支持”。

  新闻背景一:周口店遗址和“北京人”头盖骨丢失悬案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李杨适值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发现75周年以及它的发现者裴文中诞辰百年之际,周口店——这个考古圣地的命运,以及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个半个多世纪未结的悬案,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郊,是世界著名的古人类遗址。1929年,古人类学家斐文中首先在龙骨山猿人洞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1936年贾兰坡又先后在猿人洞发现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抢救这一古人类遗址,今年7月,周口店“百年大修”正式启动,这是自1929年周口店挖掘出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来的首次加固保护工程。与此同时,一部专门针对周口店遗址保护的行政性法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规划》也进入审议阶段。

  9月30日,目前中国仅存的两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中的枕骨,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公开展出。它的发现者裴文中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也同时拉开帷幕。而这些纪念展示活动,也引发了观众对“北京人”化石遗失的叹惋。

  根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7年正式发掘,此后的10年间周口店猿人洞中先后发掘出土5个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5个头盖骨神秘失踪。“北京人”的失踪,如同当年发现一样,再度震惊了世界。

  1927年以后发掘的“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的机构,悬挂美国国旗,成了侵华日军铁蹄下的世外桃源。这时,“北京人”化石还安然无恙。

  到了1941年,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寇抢走,有三种选择:一是把化石运到抗日战争期间的大后方重庆去;二是留在北京找一个妥善的地方秘密收藏起来;三是想办法送到美国暂时保管。后来,协和医院的负责人与重庆的中国政府协商后,决定还是采取第三种方案。

  1941年12月初,包装在两个大木箱里的“北京人”化石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离开北京驶往秦皇岛,打算在那儿改乘预计8日到港的美国轮船“哈里逊总统号”去美国。巧合的是,12月8日爆发了珍珠港事件,日本军队迅速出动,占领了北京、天津等地的相关机构,“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成为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新闻背景二:最后见到“北京人”头盖骨的中国人开启记忆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 题:最后一个见到头盖骨的中国人细说“北京人”化石装箱前后

  新华社记者 李杨

  沉默多年的胡承志终于开口了。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幢普通居民楼里,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古人类学家向记者开启了埋藏心底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周口店化石是我亲手打包装箱的。装好之后,我把箱子送到时任北京协和医院总务长博文的办公室。”当时在协和医院新生代研究室作技士的胡承志,由此成为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中国人。

  胡承志说,对于“北京人”化石的去向,由于没有确切根据,所以迄今为止他“几乎一声不吭,也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很多国内外学者、记者登门造访也都被他婉言谢绝。但胡承志表示,愿意把“北京人”装箱前后的很多细节讲出来,为日后寻找“北京人”留下一些线索。

  “化石装箱时间大约在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18天到21天之间,也就是3个星期左右。”对于这一时间,胡承志十分肯定。他说,事后曾与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一起回忆过。

  胡承志回忆道,1941年11月的一天上午,当时已经返回美国的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的女秘书突然通知他,“标本装箱运走”。当天下午,他找到裴文中,问该怎么办。裴先生答,“立即就装”。第二天,胡承志请协和医院解剖科技术员吉延卿帮忙,将“北京人”化石装箱了。

  当年整天与头盖骨化石真品“打交道”,并为“北京人”化石制作模型的胡承志,对物体的体量似乎有着天生的敏感。老先生从沙发上站起来用手比画着向记者描述道:“化石被装在两只没有上漆的白色大木箱里,一大一小。大的长48英寸、宽22英寸、高11英寸;略小一点的木箱长45英寸,宽和高均为22英寸。”胡承志说,这些情况他曾在1977年3月给考古学家贾兰坡的信中提过,所以记得非常清楚。

  有关“北京人”化石去向的一种说法——拦截火车的日本人由于不懂化石价值而将之砸烂扔掉,胡承志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化石包装得极考究,整整包了6层。但凡有点文化的人,即便不完全了解化石的真正价值,也不会轻易将之丢弃。”

  “我将化石从保险柜里一件件取出,给每件化石都穿了6层‘衣服:第一层包的是擦显微镜用的细棉纸;第二层用的是稍厚的白绵纸;第三层包的是医用吸水棉;第四层是医用细棉纱;第五层包的是白色粉莲纸;第六层用厚厚的白纸和医用布紧紧裹住。包完之后将化石装入小盒,并用棉花将小盒填满。木箱内6面都垫有弹性很好的黄色瓦垄纸数层。小盒逐一放入木箱后再用木丝填满。化石全部装完后,封盖、加锁,并在两个木箱的外面分别标上‘CASE1和CASE2的字样。”胡承志说。

  至于化石装箱以后的事情,胡承志告诉记者,他听裴文中说过,时任协和医学院院长的王锡炽曾对裴文中讲,送到总务长办公室的两个木箱当天就转送到F楼4号保险室里,过了一夜又被送走,但不知道运到哪里去了。“自从我将两个装有‘北京人化石的箱子送到博文办公室那天起,就再也没有见过它了。至于化石的确切下落,我更是一无所知,而且恐怕再也没有一个中国人知道了。”胡承志说。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