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管窥美国CBS《60分钟》节目的成功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09:34 人民网

  周炯很少有一个电视节目能够连续播出35年不倒并为几代人所共爱。它拓宽了新闻视野、重释了新闻本质,它的成功不仅影响着新闻本身,成为新闻业的旗帜,更成为客观公正自由的新闻品质的象征和时代精神的标榜。它就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连续22年高居收视率前10名。其中5次成为美国收视率第一的电视节目。它一直是美国转播率最高的黄金时段节目。1999年它甚至创下了1423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时段转播其节目的纪录。它也是美国电视节目获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EmmyAwards)最多的节目之一。

  对60分钟节目的研究一直是业内和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1999年日本朝日新闻社曾组团考察并系统研究60分钟节目,在宏观上对60分钟的成功要件进行归纳总结。报告认为美国观众自身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与诉求,ENG系统的发明使用让记者拥有自主的话语权并将记者推至台前,节目杂志拼盘式的灵活组织方式,主持人的推出与明星主持人的塑造是60分钟节目笑傲荧屏的核心原因。美国艾美奖评委团对60分钟节目的评价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进入了人物内心,编排自由富有活力,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探究节目操作层面上的成功原因,笔者认为“用好的方法讲一个好的故事”是60分钟节目成功的核心所在,也正是抱定了“节目观=好的故事观”,好的节目就是用好的方法讲一个好的故事,60分钟才得以品质优异,长盛不衰。在这点上对于目前国内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60分钟而言,把一个故事讲的简单明了是创作者执著追求的最高境界。怎样的故事是好故事?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问题,不如把他理解成什么样的故事会吸引人,怎么样的故事可以讲的简单明了。简单的说,60分钟的节目观是:冲突的情节和有趣的人物构成了好故事的基本要素。冲突的情节意味着故事是在时间空间中不断演进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不是点状散布的,故事是要有变化,要有曲折,要有冲突的。即使生活中的事件是片断发生有时是毫无逻辑联系的,但要是发生在屏幕上,片断和无逻辑就不再可行,讲述一个变化冲突的最好是有矛盾贯穿始终的故事,而且要让它们贴和的连在一起。“有趣是我们选择人物的至高理念,有趣不是好玩不是搞笑,有趣的意思是有趣味生动的的引人注目的,引人注目的但了无生趣的不一定会成为我们的选择对象。”(史蒂夫语)“我们不是讲故事的人,我们的对象比我们更擅长讲故事,我们只是帮助它把故事讲的更好。”这是60分钟信奉的理念。正是因为简单而动人的故事、丰满而真实的人物使得60分钟极具观众人气。有观众说“我只要一打开电视机很容易就能辨别出这是60分钟的节目,一是因为它特别大的面部特写镜头,二是因为只有它才有这样的故事。”

  有了一个相对好的故事,“怎么讲”变成了核心问题。剪辑的方式有千万种,但60分钟的节目只反复强调一点,必须准备一个强有力的醒目的开头。强有力的醒目的开头会让观众瞩目并不再走开。麦克鲁汉认为,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的真正价值所在。对于电视而言注意是最好的奖赏,有了观众的注意一切才有可能。就好比百米冲刺,在起跑时重要的是占据有利的位置,在开始就突出出来,在开始就摆脱对手,保持领先(史蒂夫语)。60分钟35年的丰富制作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一是把最精彩的放在开头,二是把次精彩的放在开头最精彩的放在结尾。这里所谓精彩的东西包括悬念的放置包括最触目惊心的和最难见到的镜头和图像。总之60分钟的原则就是让故事的开始都充满力量夺人眼球。让观众在看了第一个镜头后有不竭的兴趣去看第二个镜头。

  例如在拍摄某开始吸毒最后戒毒成功的著名摇滚歌星时,记者将记者与受访者在海滩上并肩走过的镜头作为开场。接下来,依次讲述歌星如何长大成名、吸毒、痛失幼子,最后又幡然醒悟,决心戒毒,还帮助吸毒者戒毒。但是60分钟老道的制片人将它按照60分钟节目的思维进行了改变。开头是:摇滚歌星对着镜头,动情的诉说自己第一次试毒以后的癫狂迷离,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的经历,其后如旧,但节目感觉大变。当然60分钟开头的设计也并不是只遵从这一技巧,对于整个故事还要求开头直接明快,由开头奠定故事的基调,直接进入故事或人物是最理想的状态。选择和舍弃因此变得极为重要:要坚决放弃那些无效但有趣的镜头,唯有保持主干才会有枝杈的繁茂。不要纠缠于也许好玩对故事却是徒劳的细节,时刻不忘自己的故事核心。60分钟的创始人和前总制片人唐·休依特说,对于那些健忘或常常留恋于这些内容的编辑来说时常提醒自己在干什么,或多多问自己想干什么是实际有效的。

  电视采访是电视语言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同时也是60分钟节目最常见的表现形式。60分钟以对事实执著不停的追求,和发掘真相、独立自由的职业品质著称。休伊特说“我们所擅长的,是向黑暗的角落里投下光亮。如果有人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从事不应该的勾当,我们所做的只是把灯光打开。”采访则正是60分钟借以照亮现实探知真相的最好手段。在60分钟中,人物访问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三种:一个人在固定场合的静态采访;因为获取一个人或一件事的信息而向几个对象的采访;一个人在新闻现场的非静态的或动静结合式的采访。第三种和第一种相比,虽然要难但明显更有价值。对60分钟记者的要求是,能让相关信息源(人)在镜头前直接“说话”的就不用解说词,能让采访对象动起来的就尽量不让它坐着,能让采访对象在新闻现场说话的就不让他在随意的地点说话。接近人物生活的原生态,了解人物的真实处境,表达人物的真实想法,还原人物而不是试图表现记者想象中的人物。

  在60分钟的制作群体看来,记者在提问采访中完成节目的过渡是最为理想的状况,依靠外力的后来添加的转场就会大打折扣。当采访对象开始说话时,倾听是最好的姿态,适当的反应是必要的。电视是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是以为成功在下次却总是失望在下次的艺术。某种程度上,没有进行的或者没有播出的采访才是最好的采访。但补救应该是积极的,比如某人拒绝接受采访,那记者就可以在那人的工作地点的门口说:他拒绝我的采访。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60分钟非常注意记者的参与,在故事中记者担负着重要的引导者叙述者的作用。60分钟的观点是“上司不是理由,观众才是上帝。”对于电视人,“迷信”观众也许是唯一正确的事。没有什么是拘泥的,比如在故事中对于资料的使用,应该忠于使用而非忠于原作。不是说违背材料的原有含义,而是说取舍和使用应该更加倚重故事本身,是电视来利用资料而不是电视被资料淹没。

  对于与美国社会环境、文化风貌迥异的中国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选题的制定、节目构思、节目的议程设置、节目的播出程序方面,60分钟节目可资借鉴的并不是很多。相反在相对纯粹的节目形态、节目表现样式、节目组合方式等业务领域,60分钟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中国的电视人尤其是深度新闻报道工作者所用,尽管这种经验的表达有时显得琐碎而肤浅。而这也许正象60分钟的节目主持人华莱士所说的,“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么讲述一个好的故事,而我们的方法和经验全部在我们的节目里面了。”

  本文引用材料部分来自于CBS自建网站,部分内容同时参考了《60分钟》编导谢泼德与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凤英在第二届中美深度报道讲习班上的讲座内容

  来源:博客中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