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需要公众舆论的宽容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10:22 人民网 |
吴敏 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大学暂拒游客一事为各家媒体所报道。不仅如此,还引来一片关于大学开放精神的评价,大有一副先批之而后快的感觉。 媒体有设置议程的作用和功能,但是,如果把国庆长假期间北大暂拒游客这件事作为一个论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一番再在其中寻求个什么大学精神命题出来,我只觉得好笑。 北大开放与否,不是以它在国庆长假期间是否开放来衡量的。问题就出在它是北大,这就触动了评论家们的神经。真是“爱之深,责之切”啊,可是这些责备却往往都不确实。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在这里却很容易变成一种主义的东西。很多事情并不具备评论家们所说的那些意义,比如北大这件事。一所大学的正常运作的问题显然是首位的,然后才能考虑其他问题。 而一所大学要成为优秀的大学,还要有勇气和独立的气概。这表现在不受行政的干预,不受资本的诱惑,也包括不屈服于一时的众议(实际上在被大众媒体炒作以前,这种议论似乎没有发生)。自由精神是一所大学其它精神发展的根基。对国外大学的学习,也应该是知其神髓,而不是亦步亦趋,追求形式上的开放。而自由精神的形成,还需要公众舆论的宽容,而不是迅速地横加指责。 一个泛道德化的议论和分析是不合情理的。大学的发展有赖于环境,也有赖于大学的独立和智识。单就这一点看,高校有在某一时间决定是否开放的自由。 也许人们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倾注了热切的关注,但事物的运行自有其内在规律。如果说我们的社会有关于恶与善的道德、好与坏的道德,那么,在很多不能使用二分法的地带——这也是更为宽广的地带——我们还缺少另一种更为朴实的道德:宽容。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