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下四绝"之首 "雷州换鼓"真相探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08:44 新华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探究意义

  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乐小舍拼生觅偶》的开篇中记载着:“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文中所列“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大家都较为熟悉和了解,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甚至时至今日还可看得见摸得着。“广德埋藏”说的是安徽省广德县有一个太极洞,洞深广无人知晓;“登州海市”说的是山东省蓬莱市海面上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钱塘江潮”说的是浙江省海宁市钱塘江出海口一日两次的潮汐现象。唯独“雷州换鼓”因近代无人说起,加上缺乏史证,致使不甚了了,落得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雷州换鼓”是指雷州古代生产的一种“鼓”,即是1989年从雷州市英利镇覃典村出土的、于唐代以前铸造的北流型云雷纹青铜鼓。

  有人说,“雷州换鼓”是雷州先民一种祭雷活动仪式。

  有人说,“雷州换鼓”其实是一种自然景观,是雷州半岛夏季电闪雷鸣的景象。

  以上说法各执己见。因缺乏史实与证据,各家又都难以自圆其说。然而,尽早弄清“雷州换鼓”的真相,对挖掘这一“天下四绝”之首,开发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打造“雷文化”品牌,推动雷州半岛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追溯“雷州换鼓”的渊源,首先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冯梦龙在文中列举“天下四绝”的含意和作用,探求“四绝”的关系;其次要认真研究雷州的历史,深入了解雷州的民俗风情,努力探索“雷州换鼓”的内涵与外延,才能从根本上弄清“雷州换鼓”究竟是什么?!

  不是一个“鼓”

  “钱塘江潮”、“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或景观,因此“天下四绝”无疑是指当时中国历史上四个绝无仅有的同类现象或景观。由此可见,将“雷州换鼓”说成是一个具体的“鼓”,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鼓”只是一个物体,与“埋藏”、“海市”、“江潮”风马牛不相及。若果将一个鼓与那些自然景观相提,岂不是不伦不类。

  不是人文景观

  “‘雷州换鼓’,是一种人文景观。因为‘四绝’中其它三绝是自然景观,所以才把‘雷州换鼓’这种人文景观列为四绝之首。”这种说法,也是牵强附会。冯梦龙如果将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景观并列在一起,并且还将“雷州换鼓”列为“四绝”之首绝,借“雷州换鼓”这一人文景观来衬托其它三绝,岂不贻笑大方?再说,一个雷州半岛的祭雷仪式论其规格、规模、礼数、气势等等又如何能跟皇帝祭天祭地的仪式相比拟呢?更何况古代的雷州还是“南蛮”之地,文化还相当落后,甚至中原文明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怎能产生什么天下人景之绝呢?

  不是自然景观

  持“雷州换鼓”是一种自然景观论的人认为,因为“天下四绝”的后三绝是自然景观,所以“雷州换鼓”也必定是一种自然景观。笔者认为,如果将“雷州换鼓”说成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欠妥的。打雷现象,天下有之,何以唯雷州称“绝”?虽说雷州是中国著名雷区,一年中打雷的天数达二百五十多天,何止“一年一遍”?另外,假若说“雷州换鼓”是一种自然景观,为何又起了一个人文景观十足的名字呢?“换鼓”的“换”字是一种人为动作。若果纯粹是一种打雷现象,象“登州海市”、“钱塘江潮”一样起一个“雷州响雷”、“雷州惊雷”等自然景观的名字不就得了,何必用“换”字。因此说,“雷州换鼓”也不能理解为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

  真相探秘 祭雷有雷

  “雷州换鼓”究竟是什么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雷州换鼓”既不是自然景观,也不是人文景观,但又既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景观。更为确切地说,“雷州换鼓”是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体,是古代雷州在每年举行的祭雷仪式中出现“天人互应”,引来电闪雷鸣、雷声大作的现象与奇观。

  尽管有人认为祭雷时打雷纯属偶然,但在年年祭雷必打雷的偶然中肯定存在着必然;尽管有人会将笔者这种说法视为“迷信”,但世界上存在“天人互应”的现象是谁也抹煞不了的。

  天地间神秘现象数不胜数。窦娥临刑前诅咒“六月飞霜”当即应验,史书中记载着。1988年大兴安岭失火,当年《人民日报》报道了气功师严新发功降雨灭火的消息。广东德庆县每逢农历八月初一龙母润诞日就在龙母祖庙举行盛大祭祀仪式。在近几年的仪式举行过程中,都出现一个神秘的光环从龙母祖庙上空缓缓飞过,令朝拜者惊叹不已,当时的情景被很多人摄录了下来。

  这些神奇现象确实难得一见。但如果随时可见,也就不显得其“绝”了!看见的才相信,没看见的就否定,甚至一概斥之为迷信,这也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或思想太狭隘所致。正是因为祭雷时引来雷声才叫“绝”,才成为“天下四绝”之首绝呢!

  “雷州换鼓”的产生

  古代的雷州半岛是蛮荒瘴疫之地,赤地千里之乡。旱魔使古雷州民不聊生。为了生存,雷州先民天天求雷、盼雷,因为有雷才有雨,响雷兆丰年。雷声是雷州半岛解难救困的福音。“雷州换鼓”便源自于雷州先民的求雷、盼雷、敬雷、祭雷活动。

  先民们认为打雷是天神打鼓,天鼓之声传至人间便成响雷。大家知道,在一年四季当中,立春过后便会慢慢听到雷声,雷声由疏到密,由短到长,由弱到强,至夏秋季节最响最烈,自晚秋至冬季后雷声又慢慢从密到疏,从长到短,从强到弱,冬至之后便完全消失了。第二年立春以后又复始。雷声年年都经历“产生——低沉——强烈——低沉——消失”的过程。因此先民们便认为天鼓也同人鼓一样,有新有旧,不会永远不坏。新鼓一开始时因打不开,声音又小、又短、又沉、又闷,慢慢的随着越打越开便越打越响,完全打开后就最为响亮,达到最响亮之后也达到了极点,声音也慢慢低沉了,最后鼓打坏了,声音便完全消失了。由此看来,天鼓寿命只有一年,每年须重新更换。

  为使天鼓长鸣,为使雷雨有致,先民们便抱着一个良好的愿望,将人间最好的鼓送给天神,将新鼓换旧鼓,以人类的虔诚换来天神的垂注,换来人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他们每年便挑选最好的材料,选择最好的技师,使用最好的方法,铸造最好的鼓,通过某种仪式送给天神,慢慢地便形成了大型的祭雷活动或祭雷仪式。

  “雷州换鼓”的发展

  早期的祭雷活动只是一种简单的、分散的、自发的和不定时的,一般是以村落或部落为单位,由族老主持祭祀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后来成了固定的、有组织的、由法师或道士主持的、甚至有官府参与的大型祭雷仪式。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古代雷州居着俚、僚、侗、僮、苗等少数民族,其中俚人最善于铸鼓。各民族虽然风俗各异,但都共同崇拜“雷公(雷神)”,每年定期向雷公庙献雷鼓雷车(雷车用于载鼓),举行祭雷活动。祭雷时打雷,“雷州换鼓”其妙就妙在这里,其绝也就绝在这里。如果“雷州换鼓”仅仅是一种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它就难以称得上奇绝了。古代的雷州由于在祭雷活动中引来电闪雷鸣,因此便名声大噪,影响深远。不仅雷州半岛所有部落都参加共同祭雷,还吸引了高州、钦州、琼州、儋州、郴州、漳州等州郡的人来参加。一到元宵节,雷公庙前便人山人海,载歌载舞,场面之热烈壮观难以形容。

  “雷州换鼓”的奇观

  据传,雷州古时的祭雷活动一年分为三次,第一次称为“开雷”,于元宵节(也是雷祖陈文玉的得道升天日)举行;第二次称为“酬雷”,于上元节(农历六月廿四日)举行;第三次称为“封雷”,于冬至节举行。在三次祭雷活动中最为隆重、神奇和富有意义的就是元宵日举行的“开雷”仪式。由锣鼓队、旌旗队、僧尼、族老、歌手、大众等按八卦图型排列成八卦阵。场中央置一个大铜鼓,鼓面为太极图,法师站在鼓上主祭。第一列阵为鼓阵,每方置108面铜鼓,每鼓饰以云雷纹;第二列阵为锣阵;第三列阵为旗阵;第四列阵为僧尼;第五列阵为族老;第六列阵为歌舞手;第七列阵为远方来宾;第八列阵为本地宾客;第九列阵便为游人及观众。官员、贵宾及司祭人员在正面就座。

  法师宣布祭雷仪式开始后,百姓官员一律伏地叩拜,向雷公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接着由僧尼大众出场颂经,然后便是各族老颂唱铜鼓歌;之后由歌舞手出场唱雷歌、演雷剧、奏雷乐、跳傩舞。其歌朴素悠扬,感人心肺;其舞古朴粗犷,原始迷人。随着演出不断推向高潮,旌旗招展,锣鼓齐鸣,响声如雷,震荡百里。整个活动感天地、泣鬼神、震人心。击鼓是非常讲究的,慢打一轮紧打一轮,一轮轻点一轮重擂,每轮击鼓必须是十八槌。当击鼓至第六轮最后一槌即第一百零八槌时最为响亮。顷刻间千鼓竞发,百里可闻,祭雷活动进入最高潮。法师在这一槌落鼓的同时迅速将预先选好的新鼓换去雷坛上的旧鼓,旋即“轰隆隆”一声,晴天霹雳,电闪雷鸣,风雨接踵而至。

  新鼓一经换上就引来雷声,证明天神已收到雷鼓了。每年的新鼓是事先从各部落敬献上最好的铜鼓中挑选出来的,其神圣不可侵犯。而换下的旧鼓即交回原部落埋于地下珍藏起来,以示酬雷及养地气。

  祭雷仪式结束前,由各部落相互交换赠送铜鼓,互相祝愿,最后由各族老列队行至“雷坛”前,按顺序击鼓三槌,以图吉祥,期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结束后,凡求雨的、求财的、求功名的、求子嗣的、求平安的,经允许可登坛一击。

  这样,“雷州换鼓”实质上是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帮天神换掉雷鼓;二是将“雷坛”上的旧鼓换上新鼓;三是部落之间或主客之间将自己生产出最好的鼓互相交换。“鼓”不但象征雷,也成为了雷州古代少数民族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雷州换鼓”仪式唐代以前在古雷公庙举行,于唐贞观16年建成雷祖祠后便定在雷祖祠举行。

  “雷州换鼓”的消失

  雷州先民的祭雷活动可以追溯至四、五千年前,而“雷州换鼓”奇观的产生当在秦汉之后隋唐之前。“雷州换鼓”名称的出现则在唐代以后,其消失应在明代以前。因为秦汉时期我国道家文化最为兴盛,道士、法师做法事最为盛行,隋唐时期雷州祭雷活动又最为盛大隆重,而宋元时代以后就渐渐消亡了,以致在清代古籍上就再也难以考查到“雷州换鼓”的踪迹,而雷州的清史是最为翔实和完整的。

  关于“雷州换鼓”的失传,有人说是因为后来的法师法术不灵了,有人说是因为后来人心不诚了,也有人说是因为善于铸鼓的俚僚人被逼远走他乡了,还有人说是因为兵荒马乱不能按时举行所致。

  但不管原因何在,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雷州换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祭祀壮举。希望有朝一日能重现这古代一绝,造福于湛江经济。(完)(来源:湛江晚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