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云南学者呼吁保护怒江大峡谷民族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09:00 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云网10月9日消息云南大学著名教授、中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子贤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怒江大峡谷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令人担忧的保存危机,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

  怒江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它是我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既处于中原文化的最边缘地带,又是青藏文化的南部延伸带,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等10多种少数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其语言、文字、音乐、绘画、建筑、服饰、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相互交融、各具特色。因此,李子贤教授指出:“如果说云南是一座世界罕见的民俗文化宝库的话,那么怒江大峡谷就是保存鲜活的诸多古文化样态的博物馆。”

  李子贤介绍说,直至上个世纪50年代,怒江流域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解体期,使各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存留并形成了不易分离的文化板块,从原始宗教的各种崇拜形式到现代宗教,从神话、歌谣、原始性史诗、传说、故事到抒情-叙事长诗,从庄严肃穆的祭辞吟诵到欢快诙谐的男女对歌,从敬神娱神的各种祭仪到自娱的节日民间歌舞,从口承文学的传承到与民间信仰的传承,在这里仍得以存留。因此,怒江大峡谷是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各学科研究不可多得的宝地。

  然而,据李子贤调查,目前在怒江大峡谷的民族传统文化中,过去经常举行的民俗活动及宗教祭祀,现已逐渐简化、减少或消亡,使得诸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场出现萎缩;会唱本民族传统歌谣、讲本民族传统故事、通晓本民族民俗由来者甚少;口承文艺传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商业味道的增加,使传统民俗文化意味减蜕。

  因此,李子贤呼吁,要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过程中,注重保存、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营造既有利于导入新文化,又有利于保存、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应创造条件,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习馆;保护少数民族民间艺人,让其所知晓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并以录象、录音等方式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应增加一些介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教材,以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屈明光)(云南频道)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