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金周”带来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16:51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分类阅读论 坛IT产业体 育环 保文 化科 教社 会两岸关系法 治外 交军 事农 村经 济时政网友文集声明“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黄金周”带来了什么?[谢平定]于2004-10-01 21:19:09上贴

  自从我国实行“春节”、“五一”劳动节及“十一”国庆节法定长假以来,围绕旅游业展开的相关产业就出现了井喷现象。在这些法定长假里,经济上比较宽裕又有旅游消费需求的人们喜欢到外地旅游度假,于是度假地的交通业、餐饮业等产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利好。人们把这种集中在法定长假里的利好比喻为黄金,时间跨度与一星期相当的长假也就成了黄金周。这些年来,黄金周已经成为媒体以及普通百姓极为熟谙的概念。由于在黄金周里的各产业非常规操作,使得黄金周里提供的各种服务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时间久了,人们对黄金周的记忆更清晰的是拥挤、恶劣等消极印象。但是,利用黄金周到外地旅游仍然是许多人的选择。此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时间转到了2004年,黄金周依然是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黄金周”是我国的特色经济现象。在许多国家,人们并不会在集中在一个法定假日去旅行。旅行对许多国家公民来讲,是一种休闲的消费方式,是完全的个人爱好。要旅游,人们会根据自己情况合理确定时间。这种基于自身爱好的旅游方式很难出现集结现象。不过,也有些国家利用重大节日搞隆重集会譬如美洲国家巴西的狂欢节,但这种集会与我国的黄金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以集会为形式,强调集会内容项目;后者以旅游为方式,重视过程,时间以及空间跨度大。我国黄金周之所以具有持久不衰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集中休假。如果没有集中休假,黄金周也就不会形成。或者,假期没有长达一周的时间,就算休假也难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黄金周现象。因此,黄金周的出现与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消费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是我国的“特色”。

  “黄金周”拉动了产业“提升”。由于黄金周人流集中,对旅游相关产业是极大考验。为了应对这种极大挑战,有关产业从扩张市场的角度出发,不得不考虑提升服务硬件与软件层次,以适应市场需求。正是这种提升使得许多产业发展提前了许多年。刚开始,这些产业是为了应对黄金周而提升服务层次的。后来,为了使黄金周效应扩展到全月、全季、全年,这些产业部门不得不从维持自身可持续经营的根本利益着手把黄金周提升的服务层次不断向市场推广,从而使这些产业有了强大的内在闯市场的动力与做法。这样,黄金周的非常规运作逐步与日常操作接轨,实现这些产业的日常经营的黄金周效应,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全面进步。

  “黄金周”改变了人们消费观念。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有一种一哄而上的心理定势以及行为趋势。刚推行国家法定长假时,人们出外旅游免不了凑热闹。随着黄金周出行的实践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讲究内心感受,并不是单纯的玩耍或赶场。于是,人们从黄金周意识到旅游需要精心策划,需要合理确定时间与路线。赶在黄金周出行,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很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一种理性旅游成为人们更加明白的消费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凑热闹”心理状态在黄金周亲身体验中变为要求旅行质量的理性状态。在理性观念影响下,人们旅游趋向开始向全年扩散。集结黄金周旅游的势头得到缓解,旅游市场消费显得理性十足。从近两年的黄金周向黄金月转变的事实,可以得出黄金周已经告别最初“井喷”时期,进入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2004年“五一”黄金周,全国范围内的“井喷”现象没有出现,“十一”黄金周也将如此。但是,围绕黄金周前后的旅游热潮还会持续,并不会因为假期结束而结束。人们把旅游消费主动权更多地交给了自己,而不是大一统的长假。这也说明,黄金周对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