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机”叫响陕基础设施建设 三秦大地换新颜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18:03 新华网 |
新华网西安10月10日电(记者李勇储国强)陕西近两年加快以“铁公机”即铁路、公路和机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三秦大地对外形象面貌一新,发达的新兴交通网络一下子拉近了陕西人与外面世界的距离。日新月异的“铁公机”变奏曲不仅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力缓解了制约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 据陕西省省长贾治邦介绍,作为西部内陆省份,这几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陕西坚持重点加快以“铁公机”项目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个省近年来铁路建设投资增长迅猛,成为省际之间沟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5年来,境内的铁路建设共完成投资226亿元,建成了西康铁路、神延铁路、宝兰复线工程及阳安、襄渝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铺通了西安至合肥铁路陕西段,新建铁路里程近1000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650公里。目前全省铁路营业里程3642公里,初步形成了“两纵六横”的铁路路网格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陕西省内区域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还实现了高速公路通江达海的目标。据陕西省高速集团介绍,近5年来,陕西省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达到1800公里,去年全省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六地市已有4成县市区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连沟壑纵横的榆林、延安和山大沟深的汉中也告别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农村公路的建设增强了城乡间的交通联系,使许多农民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陕西省5年来投资75亿多元新建农村公路9800公里,使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6.2万多公里,全省所有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上了公路。机场建设更是为陕西的对外开放架起了更加宽阔的空中桥梁。去年完工的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工程总投资15.1亿元,新建了航站楼、客机坪、停车场,目前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最高可达900万人次,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档次将会得到很大程度提升,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枢纽机场。与此同时,陕西省政府还准备在塞北大漠的榆林市建设全省第二大机场,这一项目总投资将达5亿元;位处秦巴山区的汉中机场也将重新迁建,届时将可从这里直飞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多个城市。陕西省以“铁公机”为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确立了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改变了其不靠海、不沿江和无舟船水运的地理交通局限,不仅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还是陕西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的新亮点。目前陕西省已有外商投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超过5000户,今年上半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