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技工荒”别成“荒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07:58 扬子晚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讯常州的刘师傅昨天专程来到本报“求职”———当他手里拿着一份刊有《长三角面临技工荒》一文的本报时,诉说着“求职”经历,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咋就没有一个“老技工”人才市场呢?

  刘师傅今年60多岁,16岁就开始从事技工工作,1983年他就得到了“技师证”;几年后又获得了“国家八级技工”称号。而现在,空有一身技术的他,在常州当地却找不到一个“适合”他的人才交流市场。昨天他特地来到南京,翻遍了报纸,也没有找到这样一个“老技工”人才市场。面对记者,他无奈地表示,这几年从媒体上得知长三角正在闹“技工荒”,8万元应聘当一个技工、28万元招聘一个老焊工的报道随处可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像他这样有着一技之长的老技工却不知到何处找工作。

  一方面是“技工荒”,一方面却是老技工找工作无门———刘师傅坦言,与其说是“技工荒”,不如说是“荒技工”。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长三角一些城市中,“高级技师”的供应量占需求量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些地区的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无锡新区700多家企业一直流传着“管理人才好找、高级技工难觅”的口头禅;与此相对应的是,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目前每年的技工缺口至少2.5万人;而在境况稍好一些的上海,目前高级技工比例也只有6.2%,这与发达国家平均30%到40%的比例相去甚远。

  江苏人才市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导致“技工荒”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之后,技能人才需求大增,而储备不足。但对于是否有条件办“老技工人才市场”,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的人才市场是完全靠市场手段来调节的,相对于技能人才而言,尽管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但这类人才的“成交量”却很低,这也是各类才市普遍不看好“老技工人才市场”的主要原因。(于丹丹 路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