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观点碰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4:15 人民网-江南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碰撞背景:据10月11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教育部日前做出规定,今后考研要先过品德关,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招生单位将一律不得录取。

  别忙给“品德关”设置打分

  湖北 闵镜品(正方)

  近读新闻,总有被消息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比如报道《2005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新特点的消息,其中有“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等内容。有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表态,说说罢了”。

  新措施还没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措施本身没有方向性错误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地下结论批评,显然不够“厚道”。何况教育部自有其道理,为什么不借此疑问做更深入的采访?遇到值得怀疑的新闻事实,是根据新闻事实直接发评论,还是发现疑问再做深入采访,记者的最佳选择是后者,而非前者。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者有意无意地忽视着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得不到社会充分的认可,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比如违法乱纪的在校生、毕业生时常被曝光,高学历犯罪日益增多,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将思想品德列为录取的必要条件,并实施“一票否决”,对整个教育界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想,还是先别忙着给“品德不合格不录取”打分好。

  设“品德关”是形式主义

  淮安 苏子川(反方)

  考研设置“品德关”,是一种规定,是作为一种规则和制度出现的。我们知道,一项规则和制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理性,就是易于判断。否则,就很难具备可操作性。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充满变数的,是难以量化的。

  可见,要对一个人的品德做具体的、合理的、公正的界定,实在是太难了。由此看来,这道“考研品德关”的设置,不过是为参加考研的学生加设了一道“非规则性门槛”。而当“非规则性”的考核成为某个部门或个人所掌握的权力,由此可能滋生的诸如腐败渎职、不公正等后果,绝对是不可小视的。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界定人的思想品德,也往往会陷入简单粗暴的误区。比如,多年以来,一些学校录取新生或用人单位聘用人员时,往往通过看“档案”的方式,来确认所招录人员的思想品德状况。而根据报道,对考研“品德关”的审核,也同样是由招生院系在调阅考生档案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考核。

  对这种做法,笔者很是不以为然。显然,它容易陷入过去“政审”的误区。而且,种种“档案腐败”、“档案黑洞”现象都说明,连当事人都一无所知的“档案”,本身存在极大的不合理之处。更何况,如果一个人“档案”有“品德污点”,在上大学阶段也同样会受阻的。可见,通过看“档案”来审核考研“品德关”,本身就不是什么进步,更不是什么良策呀。

  看来,为考研设置一道“品德关”这样的“非规则性门槛”,最终只能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江南时报》 (2004年10月12日 第四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