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余秋雨“谈书论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4:38 济南日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 李雪萌

  昨天下午,“青春中华”中国青少年百场读书讲座迎来了一位尊贵的演讲者,他就是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教授。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礼堂的“人满为患”表明了我们泉城听众对这位文化学者的热情。

  虽然身为教授、博导,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但是出现在观众面前、身着普通深色西装的余秋雨却十分平易近人,甚至几乎可以称得上“谦逊”——当他看到很多学生听众站着听讲座时,也打算站着作演讲,后来因为方便记者录音才落座。面对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听众,余秋雨把自己对文学领域的独特理解和读书写作的切身体会,以十分恳切的言辞,中肯、真诚地传达给大家。

  “只有读书才能摆脱生命的平庸”,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余秋雨强调最多的就是要珍惜生命,抓紧时间,“现在”就去读书,读好书,在生命最好的时候让读书占据你的生活。年轻人要树立书籍分等级的观念,努力找一流的书,每一点都要真正深入、不急躁,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状态。

  余秋雨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青年朋友,要读和自己“有缘”的书,有的书可能也是一流的作品,但是如果三遍看不下去就不要再强迫自己去看——当年余秋雨曾经怎么也读不下《红楼梦》,但是后来突然发现障碍排除,还成了“红学”专家。出现这种情况,既不是读者不行,也不是书不行,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是很正常的现象。

  提到艺术多元化,余秋雨还肯定了现在所谓“身体写作”的女作家,认为不要过多从道德角度而不是文学角度对其提出批判。艺术自由的时代各种体验都应该是被允许的。实验性的东西不会是一种潮流,只是暂时的轰动。余秋雨说,青年人无论如何要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多做建设性工作。破坏很容易也很痛快,但是年轻人要首先成为文化的建设者,要成为文化建设的“种子”。

  关于前不久颇为轰动的“封笔传闻”,余秋雨也做了解释。他认为自己“在写作上逗留的时间太长了,而重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余秋雨甚为动情地说,“作为一个在文字上有洁癖的人,我要么离开这个写作环境继续写,要么留在中国暂时封笔,我选择了后者”。

  余秋雨为青年学生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可读书:千古道义、宏观视野、创新意识、艺术情怀。与张海迪一样,余秋雨也是首先对网络文学作了肯定,提出应该发展文学形态的多样化。但同时他也指出目前网络文学还不精致,经典意义上的传统阅读最好不要放弃:“纸面上的阅读有一种让书裹卷着你来到山水之间的自由”。

  尽管前段时间以来余秋雨似乎一直处于媒体争论的热点之中,他的一些言行举止也受到或多或少的批评,但是这场报告会与对记者问题的真诚回答,却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这位博学作家在对青年人的成长、对中国文化的复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所倾注的殷切深情,并让人感受到了他作为文化人而自然流露出的一种率真。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