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30)(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5: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30)(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七对策(专家视野)

  陈晓玉

  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要坚持求真务实,为此本人特提出落实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七项对策建议。

  把培育主导价值观置于战略地位。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培育主导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是要正确处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抓住主导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结合点,通过人们每天接触的生活价值观这个载体,潜移默化地实施主导价值观教育,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二是要改变教育方式,摒弃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更多地采用隐性的、间接的、渗透式的和体验式的方法,增强主导价值观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三是要坚持重在实践的原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改革学校德育教育。我国未成年人的主体是中小学在校学生,除了节假日,学生日常生活大约1/3的时间是在学校,在校3/4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9/10以上的时间又在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科德育,作为重要的教育规律未被遵循,作为重要的德育渠道被长期忽视。在如此占绝对多数的时间里,大多数教师有意无意地放弃德育责任,甚至个别教师失德违法,又何谈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到201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将全面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建议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加大培育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力度,切实培养好民族下一代。要制定制度,提出规范性要求,激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努力开发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应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就实施学科德育拿出可操作、可监察考评的实施对策。

  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的极度发达与商业化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空白,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软区”。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媒体特别是各种“新锐媒体”,如手机短信、互联网等,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媒介行为,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提高他们对大众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和利用的能力。

  将义工服务纳入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学生都参加各种义工服务组织,包括为社区、医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服务和为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许多学校规定高中学习期间必须当义工,为社会服务满75—100小时,才能获得义工学分,拿到毕业证书。美国社会和许多公司、机构设立高额奖学金鼓励学生投入义工活动,红十字会等许多机构都积极提供各种义工机会。美国还立法规定,对于做满1400小时的青年义工,政府将每年奖励4725美元的奖学金。建议将做义工服务正式列入基础教育必修课程,规定在高中毕业阶段修满义工服务的时间和学分方可毕业,使未成年人在服务社会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在小学品德课中增加财富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家长和学校要把引导未成年人认识财富和学会花钱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明白靠劳动和智慧积累财富是对社会的贡献,要以诚信守法的方式创造财富并回馈社会,要培养现代消费观念,以节俭为荣,以奢侈性消费为耻。

  在小学高年级专门开设反腐败课程,增设预防职务犯罪等教育内容。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和墨西哥的做法,在小学高年级开设反腐败课程,增设法律意义上公与私的关系、预防职务犯罪等教育内容。例如:公职人员的权力观念;什么是职务犯罪;什么是贪污;什么是以权谋私;反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意义;贪污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危害有哪些,等等。在未成年人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态度尚未定型之前,让其认识腐败的危害,讨论反腐败问题,了解一些社会黑暗面,对职务犯罪行为具备一定的免疫力,使廉洁从政的理念根植于内心深处,势必会对其若干年后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建议开办未成年人新闻联播节目,创办未成年人时事类报纸。未成年人希望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方式获得最新的形势与信息。建议借鉴荷兰国家电视台的做法,专门制作未成年人新闻联播等时事政策节目。从新闻题材、报道角度、报道语言和主持风格等各个方面为孩子们量身定做,每天定时播放。建议创办未成年人时事类报纸,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大量有益的新闻和信息,让他们能够有不同于成人的、愉快轻松的渠道关心身边的热点和国内外大事,对他们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

  (作者为河北师范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教授。人物头像(见上图)作者为罗雪村)

  八方热议

  在时代精神的呼唤下不断拓展学生的人生视野,应该是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挖掘传统德育的现代因素,有三个视野应该拓展:一是国际视野、二是本土视野、三是未来视野。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叶翠微

  孩子在8至12岁大概可以建立一个基本的道德感,培养孩子的道德感不能就事论事。一个孩子只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心,感受到社会的规范,才可能把书本上的道德规则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愿意为公共服务的人。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宗春山

  对灵魂的投资,其效果或许不像投资商业那样来得直观,然而却是无价的和不可替代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孩子心灵健康,是在托起另一个灵魂的希望工程。有了这样的希望工程,祖国的未来才大有希望。

  浙江省海盐县天宁小学 张拥军

  申辩是沟通的前提。我们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德育才有望收到良好的效果。列宁说过,上帝允许孩子们在一段时间内说傻话和办傻事。

  安徽省金寨县长岭中学 卫才政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我们不难发现,人们更多的是在谈方法,谈做法。笔者倒觉得,理念更重要,因为理念决定行为。用先进理念武装了头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江苏省通州市西亭小学 张卫东

  主持人的话

  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挑战、面对新问题,在“大家谈”专栏已推出的29期中,我们曾分别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单元,从微观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分若干专题条分缕析,把社会各界的思考成果奉献给读者。

  在此期间,不少专家学者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调研,宏观思考,针对大家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普遍适用的办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虽然现象纷繁复杂,主线却十分明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改变当前现状颇有启发意义。为此,我们特推出本期“大家谈”。

  孩子得了“爱的麻木症”?编辑同志:

  我们耳闻目睹的许多事实是孩子得了“爱的麻木症”,既感觉不到别人的爱,也不会爱别人。有位母亲哭诉说,买了18只大虾,孩子一口气吃了17只,剩下一只母亲想尝尝味道,可孩子居然大哭起来,质问母亲:你明明知道我爱吃,为什么不给我留着?我在教学生涯中,也时常感受到孩子的漠然。对孩子,我有足够的温情和母爱,但却常常感到寒心。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平常总是围着我转,我总是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仅仅因为一次小小的误会,他居然拒绝参加语文期末考试,交了白卷……

  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被感动?望能指点迷津!

  新疆鄯善铁路中学 王群丽

  从行为修养入手(编辑点评)

  董建勤

  “现在的许多孩子,为什么不会被感动?”这个困惑,不单属于哪一个人,而是众人不时可耳闻目睹的事实。

  现在城里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集一身”,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自己无需特别付出,所需一切尽皆满足。可见,单纯的过度满足是件多么可怕的“礼物”!不能不追究成人的失职、失责和失误!其根源在于欠缺了道德实践的内化过程。因为道德要靠教化,但最终要通过道德实践才能触及心灵深处,让孩子分辨、接受、认可,进而感动并最终感化,落在行动上。

  对症下药。根治或缓解“爱的麻木症”的出路在于成人倾注情感,让孩子多多参与道德实践。孩子的道德发展往往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4个相互作用的方面。成人在正人正己的前提下,应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悉心体察其喜怒哀乐,从行为修养入手,循序渐进,使孩子懂得道德知识,明确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强化心灵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形成习惯,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而这正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真谛所在。

  让孩子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就可成就美好未来!

  下期关注:体验教育引发换位思考和爱的感悟

  《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12日 第五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