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9:28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金锵

  继党的十六大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之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表明我们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我们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它取得执政地位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同样,我们党执政后,执政能力建设就成为一项根本建设。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和严峻挑战。这些课题和挑战归结到一点,就是党能不能执好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们党已执政55年、领导改革开放26年的今天,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在哪里呢?这可以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来分析。

  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概括地说,当今国际局势的总体态势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具体而言,哪一种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比如,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在总体从中受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我们既是动力,又是压力。这就意味着我们党只有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从国内看,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逐步显露等等,都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国家的事情能不能搞得好,关键取决于党的建设搞得如何、取决于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不断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党只有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从党自身的状况看,必须正视党内存在的某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堕落;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这些都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与国家权力机关、政权机关的关系,党与其他参政党的关系,处理好党内的各种关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确保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世情、国情、党情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集中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各方面的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都要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进行,并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推动。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和关键,从而也才能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来源:《人民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