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亲友故乡深情忆鲁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09:03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本报记者王芳

  昨天,在北仑召开的王鲁彦作品研讨会上,95岁高龄的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莉莎,代表王鲁彦的老友和亲属,深情回忆起60年前发生在作家身上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回忆,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正直、真诚、刻苦,同时又带有一点浪漫气质的作家形象。

  文怀沙他当年最爱听我吟《离骚》

  文怀沙先生银髯飘飘,精神矍铄,他风趣地称自己今年“40(公岁)颇有余,50尚不足。”他说,王鲁彦当年最爱听自己用古音吟诵屈原的《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年,文怀沙路经战时的桂林,特意去南门外三家村看望鲁彦。其时,鲁彦正在桂林抱病主办一份大型文艺刊物《文艺杂志》。一见面,鲁彦即请文怀沙再次吟诵那四句《离骚》中的词。待文怀沙吟完,惊讶地发现鲁彦正在流泪。

  “他心里委屈得很呐。”文怀沙说。

  1943年,文怀沙再次见到鲁彦时,鲁彦的嗓子已经沙哑得发不出声音。第二年,他在贫病交加中死于桂林。

  鲁彦去世后,文怀沙和当时一同居住在重庆沙坪坝的焦菊隐分别作了一诗一文悼念这位老友。文怀沙的诗《喝苦酒,悼鲁彦》发表于1944年8月28日的《新华日报》上,其中的几句“谁也不会提防,在你的行列里,飞出了一支冷箭。接着,你倒下了。不是箭射中了现实的心脏,是射中了你希望的咽喉。”正可以解释鲁彦当年“心中的委屈”从何而来。

  在文怀沙心中,鲁彦是一位有着高尚人格的“巨人”。当年,鲁彦拖着病体,替一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同胞四处寻找治病急需的盘尼西林,这些往事如今仍历历如新。

  昨天,为了表达心中的“欣慰与哀思”,文怀沙再次在众人面前吟咏起《离骚》,还有那首《喝苦酒,悼鲁彦》的诗。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穿越了60年的时空,令人感慨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文怀沙先生昨天提到的这些鲁彦往事,好多并未收录进鲁彦的研究资料,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王莉莎父亲人格魅力影响我们成长

  父亲去世时年仅9岁的王莉莎,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这次,为了参加父亲的作品研讨会,王莉莎和其他5位兄弟姐妹分别从广州、北京、上海、广西和浙江衢州等地赶回了老家北仑。

  “虽然我们兄妹几个是在外地成长的,但我们对故乡的感情不会因此而淡化。”那一年,大碶)镇文化站筹建“王鲁彦纪念室”,王莉莎特意请自己的同学、沈从文的女婿刘焕章做了一尊父亲的塑像安放在纪念室里,还将自己珍藏的父亲生前时常把玩的一架小小的望远镜捐献给纪念室。

  在王莉莎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正直、真诚、刻苦,同时又带有一点浪漫气质。他常常一边吹口琴,一边和子女们一块儿唱歌。即使在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里,子女们也能从父亲这里感受到这种乐观的情绪。

  那时候,家里非常贫困,但父亲的朋友与学生却时时围绕在他的周围,共同扶持着全家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王莉莎说,父亲对家乡、对同胞充满了热情,他那真诚、善良、充满人道主义的作品,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令人倍感亲切。(来源:中国宁波网)


 【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