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农牧业结构调整效益初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09:55 中国西藏新闻网 |
近年来,山南地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农副业基地建设和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为重点,发挥区域优势,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稳定粮食总产量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山南地区加大了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的种植比例,重点推广种植了粮油作物优良品种,扩大了油菜、蔬菜、早熟土豆、优质牧草等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使种植业结构逐步向市场导向型推进。今年,山南地区粮经饲种植比例调整为71∶23∶6,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开始显现。今年全地区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1.6亿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油菜产量略有上升,预计可达1000万公斤以上,地区与西藏圣鹿公司及通过外贸途径签订油菜销售订单2050吨,仅此一项可使全地区农牧民人均增收20多元。 自2000年以来,山南地区把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在农牧业中的比重作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畜牧业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达到37.3%。今年,山南地区又以黄改、绵改和短期育肥为重点,加快了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全地区共设黄改点38个,改良黄牛1.4万头,绵羊1万只;完成短期育肥7.2万个绵羊单位,纯收入达700余万元。调查显示,畜牧业对山南地区农牧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4%—38%,畜牧业已成为促进农牧业转化增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几年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山南地区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10万亩优质冬小麦生产基地、8万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5万亩优质青稞生产基地、100万只藏鸡养殖基地、6万亩优质牧草基地、1000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50万株经济林基地、20万袋食用菌繁育基地、4.5万头黄改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0万只绵羊短期育肥基地共11个农畜产品基地。以基地带动规模,以规模形成产业,为地区农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是山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今年全地区110名农牧技术人员分片下乡开展了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工作,承包面积4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8%,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也达到总播种面积的88%。与此同时,农牧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地区实施的种子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油菜、青稞生产基地,农牧业结构调整示范县等项目中都大量采用了综合配套实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牧业技术承包达180万头(只)牲畜,占牲畜总数的86%。各项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达到65%以上。 西藏日报 作者:涂显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