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将用于打击非法象牙交易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3:41 人民网 |
虽然国际社会禁止偷猎大象的历史已有15年之久,但受象牙交易暴利的驱使,目前全球每年仍有大约4000头大象被非法捕杀。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发表了一项基因技术成果,或许能够帮助许多国家有效打击偷猎大象者。 这份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遗传图谱描绘了非洲大陆各个地区象群遗传概貌的变化情况。有了这份图谱,不仅使断定非法象牙的准确出处成为可能,而且还有助于各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官员对偷猎事件频发的地域进行重点管理。据领导这项工作的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家塞缪尔·瓦塞尔教授说,在象群发源地周围300英里的范围内,可以确定将近一半象牙的出处。而在西非地区,辨认的范围更是可以精确到84英里以内。 瓦塞尔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去年12月就开发出了一种关于非洲象基因识别的新技术。他们认为,由于象牙主要由一种叫做“牙质”的物质构成,而牙质是由细胞所分泌的,因此在象牙内部很有可能存留有来自这些细胞的DNA。随后的DNA提取实验最终证实了瓦塞尔小组的猜测。 接下来,瓦塞尔和同事们前往16个非洲国家进行大象DNA采样。这些国家都是非洲象经常出没的地区,他们从大象的粪便和脱落的皮肤组织中收集到了DNA样本。借助于专门为非洲象研制的一种基因识别程序,研究人员确定了不同大象种群的特有DNA序列。最终在计算机模型的帮助下,研究小组绘制出了非洲大陆不同象群的遗传多样性图谱。 除了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象牙出处外,价格低廉也是这项新成果的一个巨大优势。据悉,采集DNA样本后与图谱相对照、进而确定象牙出处的全部费用只需要60欧元左右,这对于经济困难的非洲国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个福音。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大范围的捕杀活动使非洲象的数量从130万头锐减到不足50万头。仅在1979年到1987年的8年间,非洲象的数量就剧减了60%。尽管从1989年开始,《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了国际象牙交易,但偷猎大象的事件仍时有发生。1997年,《公约》第10届会议通过了由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3国提出的有限开禁象牙贸易的建议,同意3国可在“严格的条件下”依照一定的配额出口象牙,但这仍然无法满足全球对象牙的巨大需求。《公约》下属两家机构日前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每年对象牙的需求仍导致大约4000头大象被非法捕杀,非洲更是成为全球偷猎大象和非法象牙交易的“重灾区”。 对于瓦塞尔研究小组的成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非洲象专家朱利安·布朗认为,这将成为打击非法象牙交易的一件利器。“或许现在因为精确度不够,它的珍贵价值还得不到足够显现。但随着技术的提高,它将能够帮助确认象牙的来源是否合法以及它们真正的出处。”(贾延宁) 来源:世界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