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观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09:44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分类阅读论 坛IT产业体 育环 保文 化科 教社 会两岸关系法 治外 交军 事农 村经 济时政网友文集声明“网友之声”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各抒己见的场所。本栏目所有文章均不代表人民网观点。观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石[月圆日]于2004-10-12 13:39:41上贴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新华文摘》上拜读了的报告文学《永远的红树林》(原载《光明日报》),知道了有一个经济学博士叫梁言顺,知道了有一篇学术著作叫《低代价经济增长论》。

  原为解闷消遣随手翻翻,想不到欲罢不能,鼓足精神连看了两遍。文章的精彩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著名经济学家苏星教授慧眼识人,培养举荐年轻学者;梁言顺执著务实,探索中国经济增长点之要的学者风范和敬业精神感人至深。另一方面,也就是笔者所要探讨的,文章中中央党校向学员推荐书和学员们的不同反响中的一些现象,颇耐人寻味。

  先假设——如果没有中央党校的推荐,梁言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这部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麦克尔·思朋斯赞之为“第一个指出了包括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创立或尊崇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所共同存在的缺陷”学术著作也许只能是一篇挤身于当今论文海洋的“一等”普通学术文章,成为永远埋没在沙堆中的金子;如果梁言顺的导师不是“中国的理论界无人不晓”、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苏星教授,其人其作又有多大可能性受到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竭力推崇呢?

  其次是困惑——按文章中的描述,当党校学员见到《低代价经济增长论》这部经济学术著作后表现出来的好奇、相见恨晚的表情,笔者感动之际又有几分困惑?要知道,梁言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1997年作为博士论文发表,并荣获中央党校1995-1999年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经济学类第一名),1999年,他的这部学术著作被人民出版社出版。要知道,参加这次培训的中央党校的180学员全是各省区市和部委的主要领导,也可以说集中了中国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的最高领导层。匪夷所思的也就在于,这么部研究于十年前、成名(获奖)于七年前、公开出版发行了五年之久的重要经济学术著作,竟然会先扬名在外,在美国得到了重视,而我们的政府官员,尤其是说一句话、作出一项决策、拍板一个项目,都足以引起一方经济的动荡的高级官员,却尚不知晓(决非有丝毫贬低之意)?!要知道,如果我们能在十年前就重视梁言顺研究和揭示的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这么重要的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避免多少因经济决策失误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蒙上光环后束之高搁的理论现象,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从假设到困惑,笔者最后得出结论,凡人(我指的是没官衔、没地位、没金钱的普通,包括一般干部、知识分子)很难创造理论这个东西。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不可能”特指客观上的不可能。当今,理论创新就好比明星成名,没有一定的背景和机遇是难以实现的,梁言顺其人其作的五年后成名即是典例。现在,社会上各类理论文集、专刊可谓五花八门,可又有几篇是给人于启迪的精品呢?报纸刊物理论文化的内涵越来越稀释,商品的味道浓厚了。有钱可以买版权,有权的可以占头版。好在现在网上论坛很红火,没钱没权没门路,只要有“理”尽可往上贴,是奇文必有人赏。笔者平时比较青睐《人民网》《新华网》《中青网》,缘于这几个网站路子正、格调高、管理好(没办法,本人也是凡人,也难脱唯名、唯大、唯官方的俗念),今年,把投稿未果的文章上贴《人民网》有几篇被转贴主页,浏览者数千,有的评价也蛮高,倒也沾沾自喜,其乐无穷,找到了可以发表真实思想、自己观点的地方了。更重要的在于,从网上的文章中我领略了不少书报刊物中少见的新观点、新思想。而且,网上的不少贴文写作水平、理论功底并不逊于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大部头文章,从而也论证了“凡人”也有思想,也有认识事物、辨别事物、说理论道的愿望和能力。当然,网上文章中也有不少糟粕,有的话过分偏激极端,表现出对社会的逆反心理,但这样反而刺激我从反驳中加强学习,从某种程度而言,观点对立中的学习比论证同观点的学习效果更好、提高更快。

  网上论坛的开放和兴起,说明了中央对舆论开放的支持和重视。据说,不少中央领导也经常上网,甚至与网民交流,应该看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的好兆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信息媒体如此发达的世界,老百姓的口和耳目是堵不住的。堵,只会与其昏昏;疏,倒能使人昭昭。对有些网上的好文章,为什么我们的报刊,特别是核心报刊至今敢越雷池一步,予以公开转载发表呢?如关于提前退休的是与非的话题,涉及到的是群众民意问题,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也是一个难于决策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什么就不能引入媒体公开渠道的讨论呢。

  从中也引起了我的另一个话题。即如何掌握理论开放的度。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对的,也就是说对中央的决策、精神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对明显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言论要坚决予以抨击封杀。理论上缺乏中央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性,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在具体的执行要防止片面的理解和误导。即把正常的学术讨论与是否同中央保持一致联系起来;把高层领导的每一句话与中央精神联系起来;把理论的实际价值与身份地位联系起来;把经济法律金融等学术讨论与是否符合领导意志联系起来,这些恰恰把实践思维创造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理论基本原则丢在一边的片面联系,当今在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也成了禁锢理论创新的一道道枷锁。小平同志是理论创新的典范,在于他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忠诚执行者,但又是推倒“两个凡是”的真正的辨证唯物主义者。小平同志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坚持“独立思考”的胆量和勇气,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应该在理论界引为楷模,大力提倡。

  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创造理论者的身份地位、也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词语的华丽,根本的核心在于有没有新观点、新内容、新思想。洋洋万言的套话大话,不如一句管用实在的真话。用一句老话结尾,“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理论创新先要观念创新。专家理论诚然宝贵,群众闲话也有闪光点。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