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十年春华秋实 新世纪再铸辉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6: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五十年春华秋实 新世纪再铸辉煌(组图)
奉贤校区全景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属重点大学。50年来,学校培养了10余万名各类高层次人才。经过50年的建设,学校已从单一的师范院校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丰富、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19个学院,另有26个研究所、32个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

  科学定位 规划发展

  学校已经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种层次和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3000人,研究生1800人,成人教育学历生15000人,留学生1200余人。现有专业覆盖了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个博士学位点、65个硕士学位点、65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

  如何充分认识学校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学校的定位,把握学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需要,在新的起点上拓展新空间、探索新体制、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是学校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重大紧迫问题。

  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学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稳定为基础;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为先导。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进行顶层设计,实行分类指导,真正把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并且确立了内涵建设的重点:加大学科与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的力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功能。学校将根据上海建设八个教育高地、一批学科中心的战略设想,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优势,在“旅游、会展、酒店管理”、“教师教育”、“语言文学”、“艺术”等教育高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中心的建设中有所作为。特别要充分利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划归学校管理的优势,在旅游、会展、酒店管理和教师教育等方面要起到核心作用。

  学科建设 成绩显著

  通过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奋斗,学校的学科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师范性大学到综合性大学的跨越,打破“师范”的局限,向学科专业面更宽、层次更高、服务面更广的方向发展,使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更为显现,为进一步适应上海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学科优势明显。学校拥有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在全国高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高校首批建立的6个E-研究院中2个设在上海师大。

  ———特色学科稳步向前。在学科建设中,上海师大从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音乐、美术、外语及小学教育等学科列为稳固发展的特色学科,通过推出重磅人物、开展重大活动等,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学科地位。

  ———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学校以上海新一轮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把上海发展急需或人才短缺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专业作为发展的新的生长点。通过学院重组和学科资源整合,旅游、会展、设计、生物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才强校 厚积薄发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整体办学能力和实现新的发展的关键。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和培养并举,以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主要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营造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和激励人才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了超常规地建设师资队伍,上海师大推出“四大招”:

  第一招是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录用高学历人才。学校以“海纳百川”之势,运用市场机制,广纳英才。根据学科发展规划,调整人才引进的政策力度,重点引进或重点培养领军人物。2000年以来,学校从上海及外地高校引进了118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69名。第二招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本校中青年教师。学校已初步建立了从新教师上岗培训、在职教师学历培训到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机制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第三招是对教师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分类考核。通过合理的政策导向,使所有的教师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第四招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营造最佳的成才环境。学校注重以宽松的环境吸引人、以事业的发展凝聚人、以较好的待遇留住人、以创新的工作培养人,使得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迅速成长。

  教学改革 注重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学校规模快速扩张的情况下,更应该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保证教育质量。学校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把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放在突出位置。

  创设“教学质量月”制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学校每年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教学质量检查评比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一规划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心理素养的培育,形成大文大理、文理相通、多才多艺的素质结构。

  加快课程与教材建设,改革课程板块模式。在完全学分制基础上,挖掘课程资源,增加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质量,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构建模块式课程组合,对学生选课进行分类指导。

  压缩课程总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学校鼓励学生独立开展或参加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科研活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图书资料的数量,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

  拓展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联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建立实习、实验、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开办第二专业,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鼓励学生在保证完成第一专业修读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修读第二专业,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本科或专科毕业证书。

  强化外语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从2003年开始,把英语口语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学校每年投入200万元,聘请外教口语教师。

  科研创新 喜结硕果

  本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学校按照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要求,以科研为先导,增强科研意识,加大科研力度,提升科研档次,增强科研为经济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学校科研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以科研带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上海师大重拳出击,推出四项措施:

  一是成立上海师范大学研究院。其主要宗旨是:创建最佳科研环境、积聚储备科研精英、繁荣师大学术研究、培育重大原创成果。

  二是围绕学科核心人物组织学术队伍。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研究方向,以创新群体、工作室、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方式搭建科研平台,为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提供发展保障。

  三是完善奖励制度。为了提高师生参与研究开发、创作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对科技进步、学术发展、科教兴国的贡献率,加大对科研成果与科技开发的奖励力度。四是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鼓励研究生直接参加重点学科、研究所、实验室和导师的科研活动。

  以生为本 哺育英才

  学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5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4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7人,高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均超过51%。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学校拥有徐汇、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图书馆藏书262万册,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逾亿元,使实验室面貌有了极大改变。另投入了一千多万元,建设了160个电化教室,使教学手段大大更新。学校对外交流活跃,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近100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都有一批教师、学生去国外学习交流,学校同时也接纳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是国务院侨办批准的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批准的国外留学生汉语水平(HSK)考试点,目前正在争取成为国家对外汉语教育基地。2002年学校留学生数超过1000人,名列全国前20位。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充分考虑到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在世博会带动下城市新一轮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面向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充分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考虑,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校5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0余万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上海市70%的普教师资来自上海师大。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上海师大为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成才的自信心,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文明建设 谱写新篇

  近年来,为适应办学规模扩展,学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校园规模、校园面貌以及实验室面貌有了极大的变化。学校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地处海湾旅游区的奉贤新校区以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闻名。奉贤校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前几年“养在深闺人未识”,被人戏称为“上海郊大”。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奉贤校区的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学校打破常规,突破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元投资发展教育的新路子。

  学校通过股份制、贷款、社会捐助和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广泛吸纳资金,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变荒凉落后的奉贤校区为杭州湾畔的新兴学城,成为了学校发展征程中的大手笔。位于校区中央的是气势恢弘的图文信息中心,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目前在上海市高校图书馆中排名第二。学校在坚持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深入开展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连续两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风雨兼程50年,桃李芬芳誉四海。上海师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忠诚实践者,作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无比珍视昨天的辉煌,牢牢把握今天的机遇,正朝着更加灿烂的明天展翅翱翔!

  (李化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15日 第二版)
五十年春华秋实 新世纪再铸辉煌(组图)
徐汇校区综合楼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