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诗性写作的脉迹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梁晓声

  友人送来一部长篇小说,便是《南洋泪》,昆洛著。

  昆洛先生姓曾,祖籍福建晋江市,1945年出生。我对福建省有种特殊的感情。《中篇小说选刊》是我和这个省的特殊的纽带。去年,我还获过《中篇小说选刊》的奖。以前,数次参加过在福州举行的颁奖活动。然而晋江,却没去过。只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里出过轰动全国的假药案;九十年代末,轰动世界的“远华”走私案,还是出自晋江人;直至不久前,又听说东南亚许多新兴的毒枭,是晋江人……

  我与昆洛先生素昧生平,只是在读了《南洋泪》后,才知道他是晋江侨乡一个同时写着小说的侨务工作者,一个作家。昆洛先生在他的《南洋泪》里,展示了另一种晋江;展示了一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二战时期中华民族生死关头)的晋江人(晋江华侨侨眷)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诚信善良勤奋———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执著的固守———我想,这也许才是晋江(晋江人)真实的本质的主流的一面。

  昆洛先生的经历,使我对他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六十年代初,昆洛先生已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了,屈指算来,那时他才十五六岁。而我,62年刚上初中。如此说来,我即使视他为一位文学写作方面的师长,也不算是奉承。后来他下乡务农了,也当过人力车夫、建筑工人。现在,是一位侨务工作者。

  他的经历使我感慨多多。六十年代初,十五六岁已经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的昆洛先生,回乡务农竟没能改变他与文学的关系;当人力车夫也没有;当建筑工地上的民工还没有。如今,虽已是侨务工作者了,仍满怀深情地用文学的方式,反映晋江侨乡一段几乎还没有被文学的触角接触过的历史,并且视为己任……

  我感动于一个经历坎坷的人对文学的不曾泯灭的热爱。

  我也感动于文学作用于一个普通人身上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影响力。

  而以上两点,都是当代社会少有的现象了。

  所以我才感慨,才感动。

  我心目中的文学,正是那一种像“红颜知己”一样能伴人一生,并一直能慰藉人心灵和精神的事情,却不一定非成终生的职业。好比“红颜知己”不一定非是结发之妻,只要“心心相印”便好。

  当我阅读昆洛先生的小说时,获得了更大的亲近感。小说的第一章第一行,从写景开始:

  正是清明时节,几场暮春的雨后……

  写经霜后的松林;写枫树;写春笋;写啼鸟;写山泉;写涨满春水的沟涧里,漂流着五彩缤纷的花瓣……

  “你在泉水旁驻下脚来吧,你弯下腰去捧一掬泉水闻一闻吧,你可闻到那沁人心肺的花香,然后你把手掌上的水抹到脸上、手背上,你的身上将久久留下这来自深山的圣洁的芬芳……”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句子,所用形容之词,亦不见精妙。

  但使我感到亲切的原因有二:当代的小说,以写景物开篇的,实在已经不多了。写作者心里每潜潜伏着一个“鬼”,巴不得用开篇的头几行字,便牢牢地吸引住读者的眼球。这其实更是电影的,而且仅仅是某一类型的商业片电影的创作主导心理。昆洛先生的写法,是比较古典的一种。在触目皆是的一片现代的“字纸现场”中,竟偶然读到具有“古典气质”的小说,使我愉快。

  我是较老派的写作者,对“古典主义”情有独钟。

  并且,我以为,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竟能从容不迫地、心无旁鹜地以写景开篇,那是要驱赶走心中那个功利之鬼的。显示出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写作定力。

  当然,作者也紧接着写到了从前的侨乡小镇:

  “从山山岭岭汇集而来的泉水,融成一条溪,在流经银杏集时,便缓慢了下来。银杏集是悬挂在半山坡里的一片平地。这个古老的小镇已存在了几个世纪……一条石卵铺成的街道,从远古的年代走来,又朝未来的岁月走去……街旁两排古老的楼房,像一个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佝偻着腰背站在那里,深灰色的砖墙深灰色的瓦顶,即使是在这个流红溢绿的山村四月,银杏集依然执著地保持着它郁郁不欢的苍老色彩……”

  是的是的,依然未见精妙词句,但还是使我欣赏。我承认,我欣赏的更是所呈现出来的那一种淡定的写作状态。顺便提一下,这部小说的第一章,使我联想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想昆洛先生肯定是读过的。昆洛先生的这一部小说,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风格和气质,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在自然、从容、淡定地以写景色景物场景开篇时,若能于细腻描绘和不乏形容的同时,再穿插几处灵动鲜活的比喻,似乎将会使文字更加雅致。

  时下写国人侨民生活体验和命运的各类体裁的书,可谓多矣。而笔触一写到国外去,则酒色财气,灯红酒绿,洋洋大观,绘声绘色起来。

  昆洛先生此书不同。它属“异类”。它是极其庄重的。用昆洛先生自己的话说,他追求的是“史”与“诗”的结合。他基本做到了。庄重和诗性的气质,使它异乎于别的同类题材的小说。在这一点上,此书代表一种可贵的少数的存在。(江兆骞先生称南洋有种人性美、一种诗情……”)

  是的,在我这儿,视其存在为可贵。

  此书“史”的成分是凝重的———有泪,也有血。时间背景是上一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中期。那一历史时期,中国逐渐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整个亚洲同遭此运,包括菲律宾。

  此书以极为真挚的感情,描写了中菲两国人民在那一水深火热的历史时期的动人情谊。

  这也是中国近当代文学作品少有触及的。

  昆洛先生在书中有两段题记。

  其一:为———我的母亲而写:

  生母与养母

  这里显然有两种寓意:一、对于许许多多侨居菲律宾的中国人那一个国家意味着是养母(昆洛先生在作品中称“菲律宾,亲爱的奶娘”)。二、从友人处得知,昆洛先生的两个母亲,生母与养母,都是一生充满磨难坎坷的侨乡女人(即《南洋泪》中的“番客婶”)。作者正是以儿子对母亲的那种深层的理解与深沉的感情来描写侨乡女人的,作者在写出那个时代侨乡女人被压抑被扭曲的苦难的人生的同时,更是写出了她们身上所闪烁出来的中国妇女的传统道德的光芒。《南洋泪》中的多位“番客婶”的形象都是催人泪下的。作者这样写道:“……如果把晋江侨乡的每一个侨户都比成一棵大树,那么,每一个番客婶都是深埋于树下大地里的根,因了她们背负着大地的深沉的重压,大树的生命之绿才得以延续……”

  其二:此书献给几个世纪以来,那些苦斗于南洋的,无论是在艰难困苦与饥寒交迫之中抑或是在事业有成腰缠万贯之时,都对自己的故国以及侨居地怀着深沉执著世代相承之爱的晋江人(包括活着的以及客死他乡者的灵魂);献给在漫长的岁月里如奶娘般哺育了一代代晋江华侨的淳厚善良的菲律宾人民。

  在题记所呈现出的真挚这一点上,此书也使我联想到《平凡的世界》。

  明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据说此书将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我拭目以待,希望看到一部有史性也有诗性的好剧。

  注,街道而“从远古的年代走来,又朝未来的岁月走去”,细思忖,觉欠恰当。以此书献给晋江人———(包括活着的以及客死他乡者的灵魂)———如此成句,意思并不难明白,但似乎也存在着语法上的毛病;小瑕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15日 第七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