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 棉花反弹乏力延续震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13:11 新华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近期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0月份报告预测,全球棉花供需将双双增加,但需求增速仍不及供应增速,整个市场仍将延续供过于求的格局。全球棉花价格将维持底部盘整,在11月份前后新棉上市之际,不排除在创新低的可能。而国内尽管棉花丰收,进口可能减少,但受外盘影响,预计在较长时间内仍将维持弱势。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测,2004/05年度世界棉花种植面积将达3513万公顷,较去年增加287.6万公顷,增幅8.9%,且由于单产水平提高,今年棉花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387.81万吨。其中中国和美国的增产在其中居功至伟。但全球需求也较去年有所增加,将达到2208.38万吨,但相对增幅有限。价格的刺激、理想天气以及棉农种棉积极性高涨等诸多因素,使得今年棉花的产量超过需求量大约179.43万吨,这已表明在全球范围内,从去年开始出现的供求紧张关系已经得到缓和。

  库存是供需双方博弈的直接结果。由于产量增加,2003/04年度出现的挖库存现象消失,并且上年度用于应付部分需求的库存也将会在本年度得到弥补。在绝对量上,2004/05年度世界棉花期末库存将达871.6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43.87万吨,增幅19.77%。从过去近四十年历史看,2004/05年度世界棉花期末库存的绝对量居于800-1000万吨的高水平区间。而在库存消费比的比较上,40%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位置,它可以表明供给能否完全满足消费的需求。今年全球棉花的库存消费比达到了39.68%,高于去年同期的33.84%。

  去年临近收割前的水灾导致中国棉花减产近100万吨,但是2003年价格拉动使得今年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总播种面积相比去年增长11.55%,达570万公顷,其中以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增幅较大,预期今年中国棉花产量将达到642.29万吨,这将大大改善过去两年连续减产造成的供给紧张状况。需求方面,中国仍将保持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的增长势头,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主要的创汇行业仍会有一定发展。因此国内产需之间的缺口虽然较前两年有所缩小,但是仍旧约有近100万吨的缺口存在,这部分将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因此最终的期末库存量将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库存消费比也将保持在20%左右的低水平。不过对于需求量的预测,目前来看还需谨慎。国家宏观调控上的紧缩态度并没有太大改变,信贷方面的控制将会使棉纺企业继续面临资金紧张的困难,而前期高价棉库存的消化也将使国内需求的起动推后。

  2004/05年度中国国内产需缺口的存在决定了中国今年仍会出现净进口,并且将持续保持世界最大棉花进口国的地位。不过对于中国进口量的估计,我们应该像对待中国需求一样谨慎待之。虽然美国农业部预测2004/05年度中国的进口量将达到138.26万吨,但是紧缩政策的影响,信贷方面的制约都将使今年中国棉花的进口不复去年的疯狂景象。而且从其对价格的影响来看,国际棉花市场价格的回落不仅不能对国内棉花价格起到太大的支持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棉花价格上升空间。

  纽约棉花期货2004年10月合约在8月12日曾触及42美分/磅,而回顾一下过去三十多年(1972年开始)的棉花期价表现,每次价格运行在45美分/磅以下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价格从此将进入一个上涨过程,只是提醒我们在历史低位价格得到较强的支撑。

  考虑棉花价格几十年来的运行区间、整个商品市场的牛市结构、棉花上市之际市场习惯性的做出对于产量的过度反应等因素,目前棉价的运行可以说仍然是在为下一个牛市市场筑底,只是这一筑底过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技术上来说,从一月开始的跌势仍将继续,目前正在走向成熟阶段。

  今年供过于求的格局基本确定,这也决定了经过大幅下跌后,棉花市场仍将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的弱势,十到十一月新棉上市以后,集中涌现的产量压力将会使价格受压沉重,有可能再创新低。这也比较配合技术上的筑底要求。具体到国内,虽然今年产量极大丰富,进口会有较大萎缩,但是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仍旧较大,这也导致国内外两个市场价格的波动将会具有较大的联动性。国内宏观政策方面紧缩不变,纺织工业仍会受一定影响,但程度不会太大。(银建期货褚建宏)(来源:中国证券报/新华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