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竞争力不敌外资 国有银行垫底说明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6日14:08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网友:余丰慧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对北京地区37家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12位的没有一家中资银行,全部是外资银行;而排行榜的后13位全部被中资银行包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更是排名垫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依次位列34到37位。排在最后的农行只得到了0.378分,与第1位的渣打银行0.807分相差了1.13倍(2004年10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这次调研,央行是根据外部环境、经营状况、业务拓展能力等五大类指标做出这项排名的。经过计算,无论是单家银行排名还是分类考察,北京外资银行的竞争力都高于中资银行。

  中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如此低下的竞争力,实在令人担忧。按照入世协议,2006年金融的许多领域将向外资银行开放,今年底北京将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北京银监局长赖小民预计,北京23家港资和外资银行中会有一半争取成为首批在京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他预期,外资行在提出申请的1个月内便可获批。而到了2006年,全国许多地区和城市也将同北京一样,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在北京市场占据70%以上份额的四大行居然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全国的情况也相差无几。这个结果显然是十分严重和令人担忧的。

  那么,为何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不强呢?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业务创新、管理人员选拔等方面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那套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层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相对于外资银行来说,管理层次多,管理环节多,管理信息传递缓慢,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在高级管理人员选拔上,没有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选拔经营管理人才;基本上是参照选拔党政干部那样来选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人才。要知道,选拔公务员和选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完全不一样的,标准不能混淆。公务员着重在于其政治能力和行政能力方面,即品德方面、公平公正方面、执行国家方针路线方面、亲民爱民方面等。而选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人才就不同了,主要是看其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市场判断能力、在同行业里竞争力提升能力等。最后,就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习惯于旧的管理思维定式,市场反映能力慢,应变能力差,不习惯于激烈的竞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与国有商业银行职工没有直接关系,其实在国有商业银行的100多万职工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这些人才并不弱,关键是由于机制、体制和管理问题,没有很好地挖掘、发现和利用好。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机制转换,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业务创新,明确市场定位,迅速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当然,转换经营机制并不一定非要进行股份制改造,非要上市。股份制改造只是转换经营机制的出路之一。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的机制,在赋予管理人员巨大权力的同时,必须强化其信托责任。在科学核定业务经营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加强对于信托人的管理,完不成目标的,必须走人换人。同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庞大的机构也必须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再者,要建立一个以发挥内部职工为主、引进人员为辅的充分调动员工聪明才智的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职工最了解情况,最知道国有商业银行的病因在哪里,只要能够充分调动这些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能起到巨大作用。最后,就是必须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新产品开发、电子化建设和研究市场、拓展市场的能力。另外,有关监管部门,必须为中外资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例如,在混业经营问题上,中外资银行应该在一个标准和准入条件上。

  总之,迅速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实力是一个时不我待的事情,必须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关键在于,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可喜的是,国务院十分重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今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改制已经起航,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会以资本充足、经管管理水平高、盈利能力好、竞争力强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

  新闻链接:

  中外资商业银行竞争力排行 四大银行最无竞争力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