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开建四大储油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22:36 华夏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看点中国开建四大储油基地中国开建四大储油基地http://www.chinatimes.cc华夏时报·华夏网2004-10-18

  10月7日,针对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中国将建立石油储备以应付国际油价高涨,并鼓励使用多样化能源以及积极勘探开发自有石油天然气。他表示,国际油价上涨将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那些石油消费大国的经济。他还详细列举应付油价成本剧增的措施,第一步是节约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第二步是充分利用煤炭和其他能源,第三步是扩大自有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第四步是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

  石油储备正有计划实施为维护国家石油安全,中国正有计划地建立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比如说应对大规模减少或中断时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按照国际能源机构制定的标准,当石油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7%的时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

  据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青介绍,作为中国“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全面展开,目前正着手拟定石油战略的相关法规以及一些管理办法。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上升。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介绍,中国去年的石油消耗量达到2.5亿吨,其中进口量为9112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35%。目前,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

  关于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规模,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国际石油石化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也公开表示,中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能源资源需求成长幅度加大,但从根本上看,中国的国情既不同于日韩更不同于欧美。在石油供应的总体方面,中国的总资源量是丰富的,可以从国内获得三分之二的原油保障。因此,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将由国情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指出,虽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是保障中国石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但它远不是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的全部。从石油战略储备着手,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同时分散购油风险,加大节能措施并多渠道建立能源供应等,都是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所不能忽视的。

  发改委主导基地建设10月8日,发改委表示,中国将于明年正式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目前正在浙江镇海兴建石油储备基地,明年一期工程完成后,石油储量超过500万立方米。

  据了解,被国家发改委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镇海被认为是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规模最大、工程进度最快的一个。除镇海外,其他三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也在加紧建设之中。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铺开。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预计2006年至2008年,大连、黄岛、镇海、舟山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将基本竣工。

  中国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总共能形成约10余天原油进口量的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再加上全国石油系统内部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中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超过30天原油进口量。

  据悉,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分别达到了净进口量的158天、161天和127天。国际能源署建议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为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中国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也将参照这一标准。到2015年,这一远期目标可望实现。

  中俄合作达成四点共识在开发自有石油储备的同时,此前国家领导人针对能源合作问题,在9月底对与俄罗斯、哈萨克进行了访问,并取得了共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3-25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问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关于中俄能源合作问题。访问期间,中俄总理签署了联合公报,并就未来几年的能源合作目标达成四项共识。

  两国总理指出,促进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现实进展是中俄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双方重申,愿继续推动落实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建设项目,以及在两国境内共同开发油气田。两国总理责成中俄两国政府主管部门在双方政府审议《从俄罗斯联邦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凝析气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韩国修建管道》,双方表示,愿在互利基础上支持通过铁路扩大从俄向中国运输原油。双方将研究有关签署支持扩大两国原油贸易的政府间协定。

  哈萨克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哈萨克阿塔苏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于9月28日开始铺设,第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完工。据新疆天山网消息,中哈输油管线全长1000公里,第一期输油管线工程耗资7亿美元,输油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第二期工程预定2011年完成。完工后,哈萨克对中国的输油量将提高到每年2000万吨。

  石油储备软环境难于硬设施在四大石油储备油库硬件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软环境”的建设也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目前,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并没有理顺,能源局仅是国家发改委的一个下属机构,能源局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办公室的关系也不十分明朗。据记者了解,继国家石油储备办成立后,发改委正酝酿建立一个具体管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机构,并已经专门开过动员会。

  这一机构将单列为一个事业单位,名称可能为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或国家石油储备调节中心。但由于如何落实资金问题、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管理章程等都未定,所以工作暂处于搁浅状态。

  据了解,石油储备最多的美国,实行能源部、石油储备办公室、储备基地三级管理的模式。石油储备起步最早的日本,则实行通产省资源能源厅、国家石油储备管理中心、国家储备公司或民间储备、储备基地的四级管理模式。

  此外,战略石油储备立法最近也“雷声阵阵”。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抗认为,目前国家有关石油战略储备的具体方案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在推进的过程中,立法弥足重要。“在战略石油储备中,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怎样协调、企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地方以及中央两级政府怎样协调,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法的形式来解决。”

  中日可用ODA共建储备“中日可以考虑利用ODA(政府开发援助)共建两国都可使用的战略石油储备。”在9月底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李长久研究员和张淑英提出的观点让在座的专家、学者耳目一新。

  中日两国都是能源需求大国,“争则两伤,和则两利”也应是双边共识,目前的关键是找到合作的途径与方式。而利用ODA(政府开发援助)建立共同战略石油储备不失为一个双赢的开始。

  日本方面也有许多人抱和张淑英类似的观点。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天儿慧9月中旬,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努力填平日中两国相互误解的鸿沟》的文章。文章指出,中日“感情上的对立必须通过双方努力来加以改善。”原作者:本报记者姜艳艳来源: 华夏时报共有1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