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缺油非一日之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7日23:57 华夏时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看点缺油非一日之寒缺油非一日之寒http://www.chinatimes.cc 华夏时报·华夏网 2004-10-18

  在缺油之痛的刺激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同海外产油国的合作,建立四大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以及提倡煤、水电等其它能源替代石油,甚至国家领导人每次去海外产油大国都同时附带着谈石油合作的事情。应该说,该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但中国的石油短缺却仍然越来越重。

  客观来说,中国的石油短缺不可避免。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原油消费量为25231.2万吨,同比增长10.15%,这与中国GDP的增长大致吻合,这种对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不算离奇,但去年中国全年共生产原油16931.9万吨,同比仅增长1.5%。所以,中国缺油严重程度的加速度,主要是由中国的石油产量增长不能跟上经济迅速发展的速度所决定的。

  但是,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中国的石油资源不够丰富就非常不客观了。目前中国石油问题千头万绪,其中有技术问题、投入问题、资源问题等。例如,在技术上,我国在陆地石油勘探上技术成熟,但在海洋石油勘探上却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结果是,本来海洋石油是最有潜力的,但中海油公司的海上石油勘探多数因怕独自担风险只能与国外石油巨头合作。在资金上,中国的石油企业与阿科莫、壳牌等实力相差太大,以至于在开发海外石油资源上也不能像外国石油巨头那样能够收购到真正有巨大价值的油田资源。

  另外,中国石油行业的落后机制也限制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重组,组建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加上原有的中海油,初步形成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竞争格局。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这仍是寡头垄断———由于垄断,石油、天然气等价格长期受到管制,产业准入受到严格限制,三大集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无论国际油价怎么涨与落,他们都稳赚大钱,中石化上市公司去年一家纯利润就达几百亿元。

  这种机制怎么可能培养出技术优良、效率高的石油巨头来?

  除了中国石油企业的经营效益不能充分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外,体制方面更致命的因素是对石油短缺的历史性思考远远不够。

  1993年以前,没有多少人担心中国会缺油,因为当时中国还在出口石油。从1993年起,我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但直到去年国家发改委才组建了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并在沿海地区建设四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虽然这不是国家发改委的责任,但从时间上来看,这种对保障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滞后了。

  又比如,希望从俄罗斯修石油管道通往中国也是近年来才真正想落实的事情。

  几乎所有相关行业甚至个人都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担忧,但中国缺油并非完全是负面因素。日本就是借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大力提倡节油技术,至今日本汽车等因此获得省油的美名,甚至以此抢占了部分美国汽车市场。危机如何转换成动力,就看如何行动了。原作者:康钊来源: 华夏时报共有1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