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考研基地”板子打学校还应多思考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0:06 红网 |
“折射”一次为物理学术语,如今特别流行,如“禽兽教师频现折射‘乡村教育瓶颈’”、“反腐难度大折射什么”、“‘独霸书记’出走事件折射官场腐败现象”等,时评上的“折射”是时评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用其锋利之眼光挖掘新闻事件的“言外之意”。近日,看到一评论:(下称《特》文)颇有感触。故用“折射”一词说说我对“考研学校”的解读。 “折射”源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报道称山东、河南一些地方高校特别能考研,记者实地调查了曲阜师范大学,该校2004年考研报考率高达76%,平均录取率达到35.95%。配发的“快评”认为是大学教育眼光的短视。《特》文作者从中折射出“师范类大学功能的式微”。 光线的射点不同,折射出来的图景亦各异,此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要看到问题的本质,须跳出“庐山”外。 学生特别能考研,板子固然要打学校。一打学校对考研风气的推波助澜,二打学校教学水平不高、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使学生陷入要么考研,要么陷入失业或无奈就业的无选择的选择怪圈中。三打地方院校不能扭转乾坤,阻拦住考研风气的蔚然成风。 市场决定需求,考研蔚然成风,是“多诺米骨牌”式的原因链促成,是教育、就业、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社会问题综合症的一个表征。把板子仅仅打在地方院校身上,是让其陷入“适应市场”与“舆论谴责”的尴尬中,反而不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深入。 在低层次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一年难于一年,技术人才短缺、“理论”人才过剩的现状下;在教育资源向名校集中,地方院校日趋吃紧的现状下,部分地方院校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学生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条件,是现实驱动的无奈选择。莘莘学生亦在无奈选择中把青春浪费在象牙塔内。而大量死记硬背的学生越过了考研的独木桥,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缓期三年再执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让未来社会陷入“不确定性”社会问题的恐慌。 “考研基地”的出现并非全是坏事,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安装了释放压力的阀门,部分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但是,考研蔚然成风,也不是好事,由此引发的研究生质量下滑、学历高消费等“不确定性”的社会问题必须在为它安装发泄的社会阀门,缓冲其汹涌的冲击力,寻觅好的办法加以解决。 总之,“考研学校”,舆论不能支持。板子在打地方院校之余,还应多思考些!(稿源:红网)(作者:刘继忠)(编辑:徐志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