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铸造辉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4:2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王铁军
铸造辉煌(图)
《中国老子》

  陈云岗作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是继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以来的又一次艺术盛会。本届全国美展将艺术门类分布在上海、广州、成都、长春等9个展区同步举行,展览从9月份分别开始,到11月中旬结束。其中雕塑展先后在长春和厦门举行。

  由著名雕塑家潘鹤、钱绍武、王克庆、叶毓山、曹春生、曾成钢、隋建国等组成的评委会,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数千件雕塑中初选送展的331件作品进行了评选、评奖,共有197件雕塑正式入选参展。其中36件获提名奖的作品将上报第十届全国美展组委会,金奖空缺,银奖4名,铜奖13名,优秀奖19名。

  入选的获奖作品的情况表明,严肃的创作,活跃的思想,精心的制作,民族化与个性化的探索,已在中国当代雕塑界蔚然成风。

  这届入选的雕塑作品与前几届相比,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题材选择上更为广泛

  本届美展中,除了王洪亮的浮雕作品《开国大典》是明显的政治体裁外,许多作品反映了我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民族、民俗题材,更是雕塑家们钟爱的题材。银奖提名作品殷小烽的《修复嬷嬷人》,成功地将古老的木雕手法与现代的金属材料相结合,将“嬷嬷人”这一北方少数民族所崇尚的神灵形象用传统与现代手法表达出来,雕塑语言纯粹,有个性,有味道,准确地把握了现代工业社会对传统思想进行冲击这一社会现象,引发当代人对少数民族的重视与关爱。获得优秀作品奖提名的李向宇的《最后的萨满》同样取材于少数民族,陈云岗的玻璃钢雕塑《中国老子》以大写意的手法,表现坐而悟道的老聃,身形面貌、依稀可辨的老人,被风格化为波状的衣褶形态统一,乃至模糊消解,人融入山水,整体化零,正所谓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富有文化含量,很见中国气象。

  除此之外,许多作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反映健康向上的生活主题,从而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如周忠斌的《船厂·印象》通过对东北老基地吉林省一段历史的描写,告诫当代人要更加珍惜现今的幸福生活;陈晓春的《五月婚礼》则通过一双手的描绘,表现现代青年男女爱情的浪漫与婚姻的神圣。

  二、制作手法更加丰富

  超写实主义产生于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浪潮中,一般来说,过于严谨的制作手法,并不仅仅用于强调作品的制作精致,更多的是为了带给观者全新的视觉感受。银奖提名的作品《姜煜》便运用了这种手法,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当代人积极向上的一种生存状态。另一件优秀奖提名作品黎明的《一线》则是通过运用负空间、镂空、对比、穿插的手法,将奋斗在一线的记者形象表达得惟妙惟肖,作品体例不大,却已表达出整个世界的存在。优秀作品奖提名作品吴为山的《行吟中的林散之》雕塑语言颇为别致,他将国画中的皴、擦、点、染……结合在一起,塑造出林散之这位我国优秀书法家的形象,作品题材与作品语言的统一值得称道。

  三、材料运用多种多样

  我们所熟知的传统雕塑一般都是将泥稿铸铜、铸铁、树脂等,或是运用木雕、石刻等手法制作而成。而本届美展上,我们看到了更多采用焊接技术制作的雕塑作品。它们不仅利用金属焊接原理制作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将原本没有生命力的、废弃的工业材料加以焊接、重组而成,如蜕变后的蝴蝶绽放迷人色彩一般,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透露出现代的环保意识。优秀奖提名作品李东江的《自行车———人群》便是很好的例子,它运用了形式美等原理,将原本冰冷无生气的不锈钢或钢管焊接成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同样,获得优秀作品奖提名的黄月新的《狙击手》完全是利用医疗器械焊接而成,手术室常用的剪子、托盘、测量仪器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塑造了《狙击手》生动的形象。而同样工艺让人佩服的作品《西冷话雨》,更是让人叫绝!林岗用车床零件、螺丝、齿轮等工业材料制作出了细腻的古乐器:古筝、琵琶,甚至当你触摸这些“乐器”时,你都不会想到,它们其实是由原本冰冷无感情的工业时代产物造就而成的!本届美展还出现了运用软材料进行创作的雕塑作品。优秀作品奖提名作品韩璐的《向左走·向右走》完全运用轻体材料填充而成,将城市女孩与农村女孩在街市一角长椅上偶遇的情景描写得别具特色。

  四、作品在观念上的创新不容忽视

  在本届美展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受现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创作出来的雕塑作品。后现代主义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还被作为创造和标志方式,它不同于现代知识状况而适应于当代社会新发展特征或趋势的思潮,逐渐融入到中国的艺术氛围中,开始被广大艺术工作者与观众所接受。优秀作品奖提名作品傅中望的《框架中的摇篮》便是很好的例子。另一件优秀奖提名作品石向东的作品《穿越》甚至利用了光电来表现一种穿越不同介质时的心灵感触。

  纵观本届美展雕塑作品,可以明显感受到五年来,我国雕塑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新人带来的材料制作手法的变革,都为中国雕塑界注入一股新的生命气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18日 第七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