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座文学和史学的《梦之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9:17 人民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曾镇南

  在中国的水利建设史上,我想再也没有一项工程像三峡工程一样,经历了那样漫长的孕育过程,引起过那样持久而激烈的争论,具有那样宏伟而壮丽的史诗意味了。反映这样一项伟大建设工程的全貌及其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人文地理的意蕴,非有眼高于顶,笔巨于椽的器识和才力不办。刘继明的长达50余万言的报告文学《梦之坝》,就是这样一部胜任地完成了自己确定的社会历史课题,谱写出雄浑遒丽的建设诗篇的力作。它像一座文学和史学的巨坝,耸立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感到震撼,也让我们企盼文坛复归于阔大宏放的心感到由衷的高兴。

  和一般反映宏伟建设工程的报告文学一样,《梦之坝》也用不少篇幅描写三峡工程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后施工的伟大规模和超常的技术难关,刻画工程建设者的智慧风貌、挺拔雄姿和英雄群像,讴歌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献身精神。但是,这一切在《梦之坝》一书的浩瀚篇幅中,仅占五分之一左右。作者把心血笔力,主要地投注在追溯、展示三峡工程梦想70余载、勘查50多年、论证40个春秋,历经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和水利工程专家反复运筹、决策的历史过程上。这样的谋篇布局,既反映了三峡工程长梦成真的实际演进特征,也反映了作家面对作为三峡工程的宏阔背景和活的灵魂的整部中国近现代史、整部新中国发展史、建设史,“而今迈步从头越”,重新学习、重新求真的决心和胆魄。这一点,我认为是《梦之坝》一书在史识上和诗感上最根本的超拔脱俗之处。

  从孙中山在20世纪初提出的“当以水闸堰其水”在三峡上建大坝的梦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美国著名大坝专家萨凡奇主持编制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仅三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的“毕其功于一役”,先修三峡水库以绝长江水患的设想;最后到1956年毛主席写下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以及1958年南宁会议、成都会议后毛主席一生唯一的三峡之行等等,三峡大坝梦,成了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从未间断、追求不懈的强国梦的一个梦中之梦。这个千千万万仁人志士追求有年、耗思无算的梦中之梦,只是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手中,才获得了实践的品格,获得了转变成真的现实可能性。刘继明以开阔深远的历史眼光展开这一页页三峡“梦之坝”追梦记时,不仅巨细无遗地胪陈排比出相关的史料珍闻,而且论从史出地凸现了他客观、公正、全面、辩证的史识。这种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光辉的史识,像月光倒映闪动在每一段河流的波峰浪谷中一样,辉映闪动在作家宏大叙事的每一个历史性场景和每一个时代关节点上。不论是在对毛泽东时代总体的建设成就、现代化成就的客观评价上,还是在对毛泽东个人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与注重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现实主义工作精神两者兼具的主观特征的全面考量上;不论是在展示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林一山、李锐关于三峡工程针锋相对的论争情景的真相及其对高层决策的实际影响上,还是在描述1986年6月被戏称为“六月雪”的中央15号文件的发布以及随后三峡工程“反上派”造成的声势浩大的舆论上;也不论是在追述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库修建过程中留下的隐患终成现实的失败教训和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独持己见、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上,还是在披露葛洲坝水利工程前期仓促上马,实行“三边”的错误做法造成的被动局面和在当时历史环境中众多当事人的言动风貌上——刘继明都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溯因寻果、全面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做到了目光如炬的烛照,令人信服的评述。

  这种直面历史难题和论争症结,不讳饰也不盲从,不躲闪也不含糊的史家的坦荡胸怀和真正艺术家的勇气,是殊为难得的。这使得书中详细引用的潘家铮院士在美国达拉斯向土木工程师学会的同行介绍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和漫长曲折的决策过程时所作的发言,有了一种丰赡有力的历史事实的支撑和水到渠成、毋庸质疑的雄辩气势。三峡工程之难,难在论证与决策上,而非难在具体的工程实施上。这一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集体意志与智慧的强烈体现,在刘继明的叙事和描写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理智与激情统一的揭示。应该说,这是《梦之坝》一书重中之重的所在,是三峡工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孕育中形成的精魂。

  《梦之坝》是第一部全景式、长跨度、多方位反映三峡工程的超巨型报告文学作品。它内容宏富,几乎画出了整棵历史大树的躯干树冠和繁枝密叶;它杰构宛曲,千门万户,包举了整座时代精神、民族魂魄所居的大宫阙的基柱栋梁,幽廊飞檐,砖山瓦海。在全书正文之外,它还收录了若干重要的历史附件。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大书,却没有我所经眼的类似著作常患的臃肿累赘,体巨无神,沉闷乏味之弊,而是处处给人豁然贯通、透彻明快的阅读快感。这除了得力于作者在耙梳史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坚实正确的史识之外,还得力于作者涵泳于当代世界思潮中广收博采而又吸醨吐糟养成的明锐思力。作家的思想才能,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他驾驭题材、梳理题材、辨识精粗、表里、真伪、评价人物、评说千秋功罪的能力。例如,在对头号水利建设强国美国的水利史和著名大坝的评析中,在对世界各国著名大坝建设的成败得失的考量中,尤其是在对我们自己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的毛泽东时代水利建设、大坝修筑成就与经验的重新发现式的评价中,作者对环保主义思潮和渗入强权意识的泛环保主义思潮的辨识,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方略与环保政策的不同诉求的比较,就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思想启示力。

  又如,作者对当代中国某些患有“右翼思潮综合症”的异议人士非历史主义的武断、片面的观点的直率批评,对移居国外的某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囿于某种政治语境和意识形态偏见的煽情态度的严正指责,都表现出过人的器识和思想勇气。而从女子电焊班的普通女工的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行状中,作者又体悟、反省到某些文化研究者充满蛊惑或歌唱式的对所谓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新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特征的定性与叙述是多么不可靠。因为它“往往意味着对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或人群的遗漏、忽略甚至压制”。这种思想的发现,其实是伴随着作者自己在思想的探索、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收获的。从这里也能看出作者既勇敢又谦虚的可贵的思想品格。要反映与描写中国的生活,中国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所处的时代的某些本质方面和全部斑驳迅变的生活表象,当代中国人的命运、性格、心理等等,刘继明所触及的这些当代思潮问题,终究是不能回避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成功经验和思想的优异之处,在文艺界是有普遍的启示意义的。

  最后,《梦之坝》对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就存在的审美的、文化的、浪漫主义的“三峡”,也有许多略带哀挽情调和隐忧的描述与喟叹。对此,也许用得上毛主席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和“风物长宜放眼量”来作答。如果说“神女”是自然风物、人文梦想、生态环境等等的象征的话,那么,三峡工程全部克底于成之后一个新的世界、新的景观的出现,当会给“神女”一个惊喜,一个欣慰吧。这是《梦之坝》全部宏大叙事所必然引出的历史的远景(其实不会太远)。让我们举起双手迎接它吧。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